快訊

台人遊沖繩急病花數百萬!駐日代表處曝3案例:出國前3步驟保荷包

市場氛圍熱!聯準會降息一碼 台股大漲331點收25,769點再創歷史新高

背水上山33年!高雄柴山守護神「生哥」洪木生逝世 奉茶隊:繼續背

政院拍板 生育給付「補差額」到每胎10萬 試管補助最高15萬

行政院會今天通過「好孕三方案」。圖為嬰兒示意圖。(圖/123RF)
行政院會今天通過「好孕三方案」。圖為嬰兒示意圖。(圖/123RF)

行政院會今天通過「好孕三方案」,三面向加碼生育支持,第一,中央將在既有社會保險生育給付下「補差額」,每名嬰兒一律補助10萬元;二是試管嬰兒補助升級至3.0版,每次最高可獲15萬元;三是新增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取卵每次最高補助7萬元,取精最高8000元,協助癌友求子。

根據勞動部擴大生育補助方案,過去勞保、公保、農保、軍保、國保等社會保險給付落差甚大,金額約3.9萬至7萬元不等,也有女性未有保險保障。

行政院長卓榮泰說明,自明年元旦將擴大生育補助,在既有社會保險給付之外,再加上公務預算「補足差額」,讓每胎補助均可以達到10萬元;未參加社會保險的女性國人或外國籍配偶所生育的本國籍新生兒,也將補助10萬元。

舉例而言,現行勞保生育給付平均約7萬元,未來勞工可多領3萬元,補足10萬元,保國保的民眾,原先約領3.9萬元,之後將多領6.1萬元,補足10萬元;勞動部統計,若以2024年生育率推算,年受惠人次12.7萬餘人,經費預估42.7億元。

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也加碼。卓榮泰說,今年11月1日起將實施「3.0」方案,調高39歲以下不孕夫妻首次申請的第1次補助金額,由現行的10萬元增加至最高15萬元,對於各胎的第2、3次療程補助,由現行的6萬元增加至最高10萬元,各胎
第4到6次申請,維持6萬元,植入胚胎數最多1個。

卓榮泰指出,39歲至未滿45歲不孕夫妻首次申請的第1次補助金額,由現行的10萬元增加至最高13萬元,對於各胎的第2、3次療程補助,由現行的6萬元增加至最高8萬元,各胎
第4到6次申請,維持6萬元,40歲以上未滿45歲僅補助前3次。低收及中低收入戶,不分年齡、胎次,都補助15萬元。

根據衛福部估計,加碼後平均補助費用占醫療費用比例,整體自53%提高到77%,未滿39歲自55%提高到84%,39歲至未滿45歲自51%提高到64%;配套措施上,各機構應將醫療項目及費用函報各地方衛生局核備,也函請各地方政府衛生局,要求各機構在提高收費前必須再次核備。

卓榮泰續指,今年9月1日開始將實施「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試辦方案,減輕取卵、精療程的經濟負擔,支持癌友保留生育希望。

根據衛福部規劃,新增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鎖定18至40歲癌症病友。對象為乳癌或血液癌(白血病、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患者,治療恐影響生育功能者,經醫師評估後可獲補助。女性取卵每次最高補助7萬元,男性取精最高8000元,每人最多2次,預估每年約600癌友受惠。

保險 生育補助 試管嬰兒

延伸閱讀

教育部表揚523名資深教師歷年最多 校事會議修法年底提出

減家庭照護負擔 卓榮泰:審慎研議外籍幫傭放寬政策

一生都在屋頂上 傅明光86歲辭世首位拿下行政院文化獎的傳統匠師

接掌國發會17天 葉俊顯:施政要更貼近老百姓體感

相關新聞

政院拍板 生育給付「補差額」到每胎10萬 試管補助最高15萬

行政院會今天通過「好孕三方案」,三面向加碼生育支持,第一,中央將在既有社會保險生育給付下「補差額」,每名嬰兒一律補助10...

路徑不排除北修!粉專指它最快今晚成颱…宜花東、屏東及恆春「逃不掉」

目前有3個熱帶性低氣壓,都有發展為輕度颱風的趨勢,其中的熱帶低壓TD21,可能下周一中颱的強度影響甚至威脅台灣。氣象粉專...

下周有颱風威脅台灣!專家估外圍環流寬廣…「風雨搖滾熱區」曝

目前有3個熱帶性低氣壓,都有增強為颱風的趨勢。天氣風險公司資深顧問吳聖宇今天在臉書粉專「天氣職人-吳聖宇」表示,不知道誰...

陰莖增大術有3種 醫曝自體脂肪、玻尿酸恐現「狼牙棒」、「苦瓜」

台北市昨驚傳醫美診療死亡意外,50歲簡姓男子至醫美診所實施「陰莖增大術」後突然沒有呼吸心跳,送醫不治。泌尿科醫師顧芳瑜表...

不明原因在捷運站跌倒!女子被診斷「耳石脫落」 醫曝背後恐藏這些病因

45歲的王姓女子,最近一個月只要早上起身就會感到天旋地轉,而且起身的頭暈,讓她感到噁心、冒冷汗,甚至無法站穩。她原以為是...

台人遊沖繩急病花數百萬!駐日代表處曝3案例:出國前3步驟保荷包

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那霸分處於17日在臉書提醒國人,出國旅遊時務必購買適當的保險,以保障自身安全及避免財務損失。分處特別分享了三個今年真實發生的案例,強調風險往往在一瞬間,呼籲旅客切勿輕忽。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