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季病安通報逾2萬件 4成給錯藥

衛福部統計,今年第一季病人安全通報案件二萬三三八件,其中以給錯藥等藥安事件約八千件,近四成,占比最高。事件發生後受影響對象涉及病人的事件則有一萬九九八二件,其中五六二一件對病人造成傷害,四五六事件嚴重影響病人健康。
九月十七日為世界衛生組織訂定的「世界病人安全日」,衛福部公布首季病安通報,前三名為藥物事件(百分之三九點七)、跌倒事件(百分之廿二點一)、管路事件(百分之十一點六);發生地點以醫院最多,占比達百分之八六點三,其次為精神科醫院、復健機構,以及護理之家。
第一季共有一五八件病安通報死亡事件,一四五件為不預期心跳停止死亡案件,其餘十三件較符合病安通報定義,四件為醫療事件、二件傷害行為事件(病人自殺),藥物事件、管路事件(病人自拔管路)、手術事件、跌倒事件、輸血事件、檢查檢驗事件、治安事件等各一件。
給錯藥等藥物事件數量位居病安公報之冠,一至三月約發生八千起,平均每天約八十八起,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表示,藥物事件(開錯藥、給錯藥)主要發生於醫師開立輸入、給藥階段、藥局調劑等階段,以劑量錯誤、重複用藥、數量錯誤居多。所幸在醫師開立處方時,電腦資訊系統即時跳出警示,以及藥師在發藥時發現異常,當場糾正,真正傷及病人的案例並不多。
馬偕紀念醫院醫療品質部長李君儀說,在該院病安通報中,藥物事件占七成之多,主要為成人及兒童等藥物劑量出錯,以及開立或調劑藥方時,看錯單位,或是藥名太像,以致拿錯藥物。不過,藥師扮演重要防錯角色,加上資訊系統察覺異常時,在螢幕跳出提醒畫面,降低藥安風險。
跌倒事件連續十三年位居病安通報之冠,但今年這一季變為第二名,劉越萍表示,近年來各大醫院努力做好防跌措施,加上科技介入,確實減少病人跌倒意外風險。李君儀指出,病人跌倒原因眾多,例如,吃藥後精神昏沉、不適應環境、病房較暗,或浴室滑倒,只要妥善衛教,以及增設輔助設施,可有效預防患者摔跤意外。
至於管路事件,李君儀表示,常見管路為鼻胃管、尿管等,病人常因不舒服而扯下管線,也可能自行脫落,只要醫事人員耐心照護,並改良黏貼、綁法等方法,就可讓病人更安全。
▪️921鬼門關別說「再見」!命理師曝8大禁忌、3生肖運勢黑翻紅
▪️農曆七月半…「15個姓氏」需特別注意!命理師示警:小心抓交替
▪️中元普渡15禁忌看過來!千萬別做這事…秒惹怒好兄弟「恐連衰多年」
▪️鬼月來襲!農曆七月12生肖誰能逢凶化吉 誰要特別小心?
▪️普渡品太多拜完怎麼處理? 命理師提醒5點:千萬不能拿去退
▪️中元普渡「念一句」好兄弟恐賴著不走…專家4招淨化家中磁場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