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不是AI晶片!外媒看好「第二個輝達」是它 挑戰量子計算市場霸主

謝欣穎優雅酸「妄語」 王柏傑認分手但「扯他潑酒不能忍」

澳洲男在北捷喝飲料遭制止怒比中指 台籍男亮刀揮舞移送法辦

銀養創新料理競賽 阿基師高徒周振文奪佳績

名廚阿基師的高徒周振文奪下佳績,運用創新料理增進長輩進食安全與營養。記者廖靜清/攝影
名廚阿基師的高徒周振文奪下佳績,運用創新料理增進長輩進食安全與營養。記者廖靜清/攝影

中老年人若出現衰弱或失能情形,除了行動不便,也常反映在吞嚥能力上。咬不動、嚥不下,常是導致銀髮族營養不良和不健康狀況的主因,國健署推動「質地調整」的飲食理念,舉辦創意料理競賽,今年由名廚阿基師的高徒周振文奪下佳績,透過調整食物的質地,推出創意料理,既可以讓長輩安全進食,又具有營養價值。

育達高中餐飲管理科中餐廚藝總監周振文表示,因為阿基師引薦,開啟餐飲教職生涯。三十年前曾經與好友暨浙江菜主廚古來文參賽,兩人十多年未參與廚藝競賽,為響應質地調整飲食而重披戰袍,使用在地農產以蒸、煮、低油少鹽的方式,將優質根莖類澱粉與雞、魚、鮮蝦等優質肉品巧妙結合。

台灣邁向超高齡社會,每5人有1位超過65歲,吃是人生大事,應該要重視高齡族群的飲食。「銀養創新料理競賽的理念非常好,我也帶了學生一同參加不同組別 、一起認識高齡飲食議題。」周振文指出,希望以自身經驗,將創新廚藝傳承給餐飲界的後進學子,這也象徵世代共融、落實高齡友善。

國健署署長沈靜芬表示,超高齡社會來臨,長者健康與營養成為關注焦點。有些長輩牙口不佳、咀嚼困難,剛開始營養攝取不足,進而引發肌少症、體力衰退等健康風險,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為此,衛福部倡導「吃得下、吃得夠、吃得對、吃得巧」三好一巧的高齡營養新觀念,喚起社會對長者飲食需求的重視。

沈靜芬說,今年銀養創新料理競賽特別擴大參與對象,提升多元性,專業組除原有的餐飲業者及營養專業人員外,新增長照機構專業人員,結合專業廚藝與實務照護需求。校園組開放高中職同學參與,為銀髮飲食注入年輕世代的創意與活力;社會組邀請社區據點、農漁會等單位共襄盛舉。

「這個競賽的重點是營養料理,特別針對老年人的飲食狀況所設計。」沈靜芬強調,高齡長輩因為衰老、衰弱的關係,吃的量就會比較少,導致蛋白質攝取不夠,希望藉由食材質地調整,可以兼顧營養均衡、食物美味,好入口又不會失去口感。

國健署今年擴大舉辦「銀領新時尚 銀養創新料理競賽」,吸引268組隊伍跨足營養、餐飲與照護領域參與,最終選出57組得獎。從社區阿嬤、青年學子到資深國宴主廚,各隊以創意與廚藝打造適合長者的健康美味餐點,展現世代傳承與創新。

國健署今年擴大舉辦「銀領新時尚 銀養創新料理競賽」,選出57組得獎隊伍。記者廖靜清/攝影
國健署今年擴大舉辦「銀領新時尚 銀養創新料理競賽」,選出57組得獎隊伍。記者廖靜清/攝影

長輩 創意料理

延伸閱讀

罕病SMA孕前「帶因篩檢」準確率僅81% 醫:新生兒篩檢可找出95%確診者

誤解自費篩檢=騙錢 罕病新生兒自費篩檢率剩75% 台大醫籲納公費

加熱菸最快「這時候」上市!國健署首波通過8品項、3載具審核…國外買回同款合法嗎?

嘉義市「樂齡勇壯城成果展」熱鬧登場 黃敏惠市長攜手潘若迪展現活力

相關新聞

這個警察好衝動、容易爆衝、跟人吵架 原來成年人也會有「過動症」

一名辦案能力佳的警察,在處理行政事務時,會比較沒有耐心、容易脾氣暴躁,衝動表現有時候影響到人際關係。成人的情緒問題常被誤...

下班注意!8縣市大雨特報 恐下到晚上

中央氣象署下午16時45分針對8縣市發布大雨特報,恐一路下到晚上。

網傳一堆美食含泡打粉「蟑螂不吃,人也不該吃」 醫破解謠言曝真正風險

近日Threads上瘋傳一段影片,聲稱「蛋糕、油條、甜甜圈含泡打粉,連蟑螂都不吃」,甚至將此與台灣洗腎率、大腸癌盛行掛勾,引起不少討論。對此,胸腔外科醫師杜承哲直言,內容錯誤百出,「你又不是蟑螂,何必擔心脂肪會被分解?」

眼睛黃斑部被「糖果紙」覆蓋...術後恢復不佳 北榮領先全球找到關鍵了

視網膜黃斑部負責中心視力,為視力關鍵所在,但若黃斑部被有如「糖果紙」的薄膜覆蓋,此屬於黃斑部皺褶,為常見的眼底疾病,病情...

路徑曝光…明天恐有雙颱 是否共舞?吳聖宇這樣說

目前西北太平洋上有兩個熱帶低氣壓,包括TD20及TD21,天氣風險公司資深顧問吳聖宇今天在臉書粉專「天氣職人-吳聖宇」表...

台灣上廁一習慣 恐讓外國人覺得台灣落後10年

大安森林之友基金會今辦公廁新文化運動講座,主講人基金會常務董事蔡建生指出,全世界都是衛生紙丟馬桶,只有台灣不是,造成公廁...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