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肥胖恐長不高 成年罹癌風險增

小時候胖,長大還是胖,且可能是令人憂心的「矮胖」,兒科醫師表示,門診經常收治身高差強人意、總是坐在教室第一、二排的孩子,檢查發現,這些長不高的學童骨齡均明顯超前,主因就是肥胖,如果未能及時治療,成年後身材幾乎都是五短肥胖。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暨遺傳科助理教授邱巧凡表示,肥胖孩子看似高人一等,但10歲後,生長速度逐漸遲緩,身高與其他同學差距愈來愈大。一項德國研究證實,身體質量指數BMI每增加一單位,生長高峰將提早0.6至0.7歲,身體愈胖,更容易錯過正常的成長高峰。
兒童肥胖,除了可能長不高,引發社交障礙、自信心不足等問題,還容易引發高膽固醇、頸部黑色棘皮症、脂肪肝。長大後,成為三高慢性病、不孕症、月經混亂、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無精症等高風險族群,且乳癌、大腸直腸癌、胰臟癌等風險大增。
邱巧凡提醒,家長應該妥善控制孩子體重,並記錄孩子的成長紀錄,若發現生長曲線過低,BMI超過第85百分位,4歲後每年身高成長少於4公分,或出現性早熟徵兆(如女童8歲前發育乳房、10歲前初經來潮;男童9歲前睪丸變大),務必及早就醫並對症治療。
「後天環境為長高的關鍵」,台灣精準兒童健康協會理事長蘇本華說,許多小朋友都有挑食、晚睡、運動不足等三大壞習慣,偏食、愛吃零食將造成營養失衡,或因沉迷3C產品而晚睡、睡不好,如又運動量不足,無法有效刺激生長板,增進骨骼強健,長期下來,引發肥胖,就可能長不高。
如何讓孩子高人一等?蘇本華建議,讓孩子多攝取蛋白質、鈣質、維生素D及鋅、鐵等,幫助骨骼與肌肉發育。生長激素分泌高峰期為晚間10點至12點,孩子應盡早入睡。再者,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以刺激生長板。盡量減輕孩子身心壓力,避免壓力抑制生長激素分泌。
9月20日為「國際兒童成長意識日」,台灣兒童精準健康協會、台灣諾和諾德共同推出「青春特攻隊任務筆記」,這本工具書提供正確體重管理、運動、飲食、睡眠等衛教訊息,而著名插畫家「貓小姐」畫出充滿童趣的可愛貓咪,陪著學童一起健康成長。
▪️921鬼門關別說「再見」!命理師曝8大禁忌、3生肖運勢黑翻紅
▪️農曆七月半…「15個姓氏」需特別注意!命理師示警:小心抓交替
▪️中元普渡15禁忌看過來!千萬別做這事…秒惹怒好兄弟「恐連衰多年」
▪️鬼月來襲!農曆七月12生肖誰能逢凶化吉 誰要特別小心?
▪️普渡品太多拜完怎麼處理? 命理師提醒5點:千萬不能拿去退
▪️中元普渡「念一句」好兄弟恐賴著不走…專家4招淨化家中磁場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