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雙颱逼近!「米塔」明生成、「樺加沙」接力成颱機率90% 對台具威脅

健康主題館/運動前後怎麼吃 增肌、減脂不一樣

增肌減脂不僅要運動,也要補充適當的營養,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圖/AI生成
增肌減脂不僅要運動,也要補充適當的營養,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圖/AI生成

隨著健康意識抬頭,透過重訓養出肌肉、減掉脂肪的觀念愈來愈普及。增肌減脂不是僅靠運動就可以辦到,仍要補充適當的營養,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過,增肌跟減脂的目的不同,運動完補充的營養素組成,也有所不同。

時間低於一小時的有氧運動,譬如散步、快走等,不需要補充食物;但以增加肌肉量或減掉脂肪為目標,從事中高強度的重量訓練時,應在運動前後補充點食物較適當,避免低血糖、肌肉損傷等問題。不過,如何分辨做的運動是中高強度運動?建議可以利用「說話測試」檢測,也就是連續運動10分鐘以上,無法完整說出一段句子,就可以推測為中高強度的運動。

動完半小時內 成效最好

若能在正確的時間補充正確的食物跟分量,能幫助運動的成效更好。尤其是運動結束後,在黃金修復期一小時內補充食物,身體的胰島素會以合成肌肉為主,而超過一小時才補充食物,合成的方向就會改以囤積脂肪為主。因此,運動完後,一小時內(最好是半小時內)盡快攝取能夠修復組織的蛋白質跟碳水化合物,才能及時的幫助身體合成肌肉、代謝脂肪。

隨著運動目的不同,飲食補充的比例也不太一樣。如果目的是以增肌為主,建議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的比例是3:1;透過碳水化合物提供的醣類,能夠幫助胰島素分泌,促進肌肉的修補跟合成。如想要增肌,運動完可以吃一小條香蕉、一顆御飯糰搭配一顆雞蛋;或是一顆柳丁、兩片吐司,搭一杯優格。

若運動目的是減脂為主,則要加重蛋白質的攝取。建議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比例1:1最恰當,除了能幫助肌肉修補跟合成,還能加速脂肪的代謝,例如一顆柳丁配一顆雞蛋、一片吐司配一杯牛奶。

特別注意:要避免攝取高油飲食,因為油脂比較難消化,大量攝取含油的食物,會錯過修補肌肉的黃金期。

攝取纖維、好油 避加工品

纖維質跟好油也很重要。纖維質能夠促進腸道蠕動、改善便祕,幫助腸道益生菌生長,能提升免疫功能;好的油脂則有助荷爾蒙的製造及熱量的供給。所以,運動完之後,除了補充蛋白質跟碳水化合物之外,若能一併補充適當的纖維質跟些許的好油,例如各類蔬菜、酪梨、堅果、冷壓初榨的油品等,對提升整體健康有莫大的好處。

運動完後,人體處在大量消耗的狀況,這時吸收力會非常好,盡量不要攝取加工食物,例如火腿、熱狗、香腸、罐頭類食物;避免食用反式脂肪食物,例如人造奶油、餅乾、烘焙食物等;更要避免吃添加糖的糖果、糕點、冰淇淋、甜甜圈、汽水等;也要避免攝取含酒精的食物,酒精會干擾睡眠,影響睡眠品質,連帶影響肌肉的修復與合成。

運動 睡眠 吐司 蛋白質 反式脂肪

延伸閱讀

「蘿蔔腿」其實是保命肌 3招強化小腿肌守護你的第二心臟

有種下背痛針灸醫不好 中醫師:不是單純肌肉痛 恐是「這」原因

胜肽保健品都是騙人的?教授:用來治病的幾乎全是「注射型」

狂健身卻練不出腹肌與胸肌?避開5大無效訓練行為 提升效率遠離傷害

相關新聞

無照駕駛累犯罰款將無上限 車主一律連帶受罰

無照駕駛致死人數遠高於酒駕致死人數,立法院八月審查通過初審加重罰鍰,交通部昨公布修法細節,初犯機車重罰一點八萬至三點六萬...

米塔颱風明生成 吳德榮:「樺加沙」成颱機率達90% 對台威脅不可小覷

水氣增多,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今天在「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的「洩天機教室」專欄表示,今天至周六大低壓環流外...

兒少肥胖恐長不高 成年罹癌風險增

小時候胖,長大還是胖,且可能是令人憂心的「矮胖」,兒科醫師表示,門診經常收治身高差強人意、總是坐在教室第一、二排的孩子,...

健康主題館/運動前後怎麼吃 增肌、減脂不一樣

隨著健康意識抬頭,透過重訓養出肌肉、減掉脂肪的觀念愈來愈普及。增肌減脂不是僅靠運動就可以辦到,仍要補充適當的營養,才能達...

快對獎!大樂透頭獎一注獨得 獎落台北市內湖區

今晚開出的大樂透頭獎1億元在台北市內湖區江南街69號的金穩嬴投注站開出,由一人獨得。

颱風活躍時期即將回來 準「米塔」對台影響曝 準「樺加沙」大方向確定

熱帶性低氣壓TD20號,今天凌晨2時在馬尼拉東北方200公里之處(鵝鑾鼻南方660公里之處),以每小時19公里速度,向北...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