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中沙鹿命案…男「44秒狠砍31刀」殺前女友 死者父母認屍不發一語

MLB/鈴木一朗美國豪宅遭竊案 妻遭胡椒噴霧攻擊死命抵抗

每兩天後悔一次…食品廠經理棄百萬年薪換跑道 遇殘酷現實崩潰

台南上半年交通死傷數不減反增!交通部派輔導團下月說明解方

針對台南市整體死亡數不減反增情況,路政及道安司長吳東凌表示,目前輔導團還在當地分析問題並嘗試進一步解決,下個月除找出原因,也會對外說明解決方案。記者胡瑞玲/攝影
針對台南市整體死亡數不減反增情況,路政及道安司長吳東凌表示,目前輔導團還在當地分析問題並嘗試進一步解決,下個月除找出原因,也會對外說明解決方案。記者胡瑞玲/攝影

交通部今公布指出,2025年1至6月交通事故死亡數為1368人,相較去年減少67人,但進一步觀察各縣市情況發現,台南整體死亡數168人增加最多,相較上個月增加26人、比去年增加39人,交通部路政及道安司長吳東凌表示,部分縣市交通事故率未降低需改善,未來會重點輔導。

交通部今召開9月份道路交通安全說明記者會,根據統計,2025年1至6月30日死亡人數人,相比113年減少67人,減幅34.7%;相比112年減少201人,減幅12.8%。

吳東凌指出,2025年1至6月機車、高齡、酒駕、行人、兒少死亡人數均較2024年減少;但統計各縣市30日整體死亡人數,以台南市168人最多,與2024年相比增加39人,其次為苗栗縣49人,相較2024年增加16人,新竹縣37人,相較2024年增加5人,其中台南整體死亡人數不減反增,相較上個月增加26人。

交通部政務次長陳彥伯表示,今年1至6月整體死亡人數為1368人,為歷年第3低,2020年整體死傷人數為1275人、2018年1360人;行人死亡人數為173人,為歷年第2低,而歷年最低的數據為2022年行人死亡數162人;而各項重要指標,不管是機車、高齡者、酒駕、行人、兒少等都減少。

陳彥伯說,交通死亡人數都有下降的趨勢,但距離設定零死亡的目標,希望每年下降7%還有一大段距離,交通部及各縣市還要繼續努力。

針對台南市整體死亡數不減反增情況,吳東凌分析死傷樣態,小型車肇事增加41人;65歲至74歲增加10人,75歲至80歲增加9人;自撞人數作多,恍神則占30%,但這不是真正的原因,需要進一步分析發生的區域及時間等。

由於台南上個月整體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居冠,交通部當時表示會向台南市政府聯繫並了解狀況,吳東凌表示,目前輔導團還在當地分析問題並嘗試進一步解決,下個月除找出原因,也會對外說明解決方案。

部分縣市整體死亡數還需改善、重點輔導,像是派出有專業教授及相關人士的輔導團,前往現場查看,畢竟解決方式要因地制宜、對症下藥,而每個地方碰到的問題也不同,像六都與非六都、北部與南部的狀況都不同,輔導後會給建議,並看各縣市政府配合改善的狀況,若有改善就持續,沒有改善就會進一步追究哪裡還需精進。

交通部政務次長陳彥伯表示,今年1至6月整體死亡人數為1368人,為歷年第3低。記者胡瑞玲/攝影
交通部政務次長陳彥伯表示,今年1至6月整體死亡人數為1368人,為歷年第3低。記者胡瑞玲/攝影

死亡 台南 交通部

延伸閱讀

北捷補助占全國經費近五成 交通部:資源需均衡、未來分配依需求

淡江大橋全橋合龍! 施工水準「核電廠等級」陳世凱曝艱辛歷程

歷史性的一刻! 淡江大橋今合龍進入最後完工階段

淡江大橋今辦合龍儀式 交長陳世凱:明年通車將辦藝術祭5大活動曝光

相關新聞

美味佳庇護工場 協助憨兒製作健康不含添加物中秋月餅

中秋佳節將至,高雄市勞工局輔導位於岡山區本洲產業園區服務中心內的身心障礙庇護工場「美味佳餐坊」,限時推出六款美味、健康不...

米塔颱風估周四生成「雷雨狂炸2地」1周內還有更強熱帶擾動發展

熱帶性低氣壓TD20今下午生成,預估周四、周五最接近台灣,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張竣堯表示,不排除增強為輕度颱風「米塔」,屆時...

無照駕駛「10年累犯重罰無上限」 第3次起前次罰金加罰1.2萬

無照駕駛案件逐年增加,立法院今年8月初審通過加重罰鍰,交通部今公布修法細節,初犯機車重罰1.8萬至3.6萬,汽車3.6萬...

嘉義太保「好想兔」遊樂園開幕 消費滿千抽聯名Gogoro

台積電封測廠帶動嘉義縣太保市發展,人口有望持續成長,有業者看準商機,與知名插畫角色「好想兔」聯名,打造2100坪大型遊樂...

科技業夫妻5年不孕 茂盛醫院AI試管助夫妻一圓「三寶夢」

從事科技業的劉姓夫妻婚後5年,因妻輸卵管沾粘及同房測試問題,無法自然受孕,經朋友推薦向茂盛醫院院長、名醫李茂盛求助,透過...

落實健康醫院計畫 高雄基督教醫院推動「幸福職場」

高雄基督教醫院積極響應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推動的「健康醫院持續精進計畫」,著重員工身心健康與專業知能的提升,推動「幸福職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