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迷「台灣感性」 專家:愈在地愈國際 旅遊趨勢轉向當地庶民生活

聯合報今天報導「台灣感性대만감성」一詞在南韓社群平台暴紅,許多南韓年輕人一窩蜂在台灣老舊巷弄或雜亂招牌前拍照,交通部觀光署則抓緊這波熱潮,近日前往韓國搶客,以台灣感性為號召。學者認為,這代表旅遊趨勢已不再是傳統觀光景區或精心設計的景點,轉而是融入當地日常的庶民生活軌跡,呼應「愈在地愈國際」這句話,但也無須為了觀光客做過多改變,反而會失去「台灣感性」的原味。
南韓歌手吳赫與模特兒妻子黃智敏來台拍攝婚紗照,兩人選擇的是牽手奔跑過擺著摩托車的斑馬線,以及在拆遷前的和平新生天橋、雜亂的招牌和破舊的老公寓前留影;南韓男團BTS成員j-hope在IG上秀出台灣街景,也不是台北101大樓的信義計畫區,而是密密麻麻的舊樓房。
在南韓旅居十多年的作家、韓文譯者陳雨汝認為,南韓年輕人愛上的是老舊雜亂背後隱藏的「放鬆感」,這是台灣城市魅力所在,也是高度競爭和高度壓抑的南韓社會所缺乏。
在台韓籍YouTuber「跟著多多一起走Dada Kim」說,以她目前生活的台南為例,具有「台灣感性」的地方是神農街及安平老街,可將具有年代感的街道、建物保留下來,甚至修建成為酒吧、咖啡廳、博物館等,對南韓人來說穿梭街道有時光回溯的感覺;四草綠色隧道也是,觀光客戴上斗笠、搭船遊河,都是深具「台灣感性」的復古、穿越感。
多元且虔誠的宗教信仰也是韓客想體驗的文化。多多表示,南韓信仰多為佛教、基督教及天主教,寺廟、教堂外觀較樸素,但來台隨處可看到各種具特色且大大小小的廟宇,也相對具特色。
世新大學觀光學系副教授陳家瑜說,這波「台灣感性」熱潮也反映民眾在旅遊時講求的「真實性」,喜歡看當地庶民生活軌跡,呼應「愈在地愈國際」這句話。政府及業者不用刻意做太多改變,否則反而會失去「原味」,維持日常就是吸引觀光客來台的誘因。
不過,針對部分正在重建或改建的居民重要設施或建物,在設計、規畫時可以融入觀光、國際化行銷的概念,屆時不僅可保有台灣特色,方便當地民眾使用,觀光客造訪時也可呈現乾淨整潔、交通便利和觀光友善的一面,像是台北南門市場就是最好的案例之一。
貴賓旅行社總經理王全玉指出,自由行的年輕旅客會對台灣復古街道感興趣,但會參與觀光團的遊客大多是55歲以上的民眾,他們可能不見得熱衷「台灣感性」的網路熱潮,政府應做好韓客旅遊市場行銷分析。
▪️921鬼門關別說「再見」!命理師曝8大禁忌、3生肖運勢黑翻紅
▪️農曆七月半…「15個姓氏」需特別注意!命理師示警:小心抓交替
▪️中元普渡15禁忌看過來!千萬別做這事…秒惹怒好兄弟「恐連衰多年」
▪️鬼月來襲!農曆七月12生肖誰能逢凶化吉 誰要特別小心?
▪️普渡品太多拜完怎麼處理? 命理師提醒5點:千萬不能拿去退
▪️中元普渡「念一句」好兄弟恐賴著不走…專家4招淨化家中磁場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