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推廣智慧農業 學者:政府可學日本立法
智慧農業難普及,專家建議,除了加強補助與獎勵,政府或學術單位應協助農民分析台灣農田資訊,建立農田地理資訊系統,也可仿效日本訂定智慧農業促進法案,加速落實台灣智慧農業普及化。
宜蘭大學終身特聘教授邱奕志表示,日本的智慧農業技術活用促進法有「生產革新」與「開發推廣」兩種計畫認證制度,獲認證的農民、農團或農機製造商、農業服務業者可享有稅制、金融等支援措施,去年十月一日實施迄今。
南韓則選定十種重要作物開發一貫化省工作業農機,並以優惠補助方式,鼓勵農民及產銷班導入使用。邱奕志說,國內可參考日韓作法,七月丹娜絲讓南部溫室倒很多,就需要系統的規畫和補助規範。
智慧農業在台灣不普及,邱奕志分析,初期投入成本高,建置AI系統還要買感測設備、無人機、智慧化作業設施、數據蒐集與分析平台等,對中小農是沉重負擔;此外,農民數位技術素養不足,尤其是老農對於AI、機器學習、雲端平台等技術陌生,影響使用意願。
花蓮縣府農業處長陳淑雯表示,有些老農覺得憑智慧與經驗就好,不願投入成本架設科技設備,學新科技也較困難,縣府也尊重。
農曆七月特輯
▪️921鬼門關別說「再見」!命理師曝8大禁忌、3生肖運勢黑翻紅
▪️農曆七月半…「15個姓氏」需特別注意!命理師示警:小心抓交替
▪️中元普渡15禁忌看過來!千萬別做這事…秒惹怒好兄弟「恐連衰多年」
▪️鬼月來襲!農曆七月12生肖誰能逢凶化吉 誰要特別小心?
▪️普渡品太多拜完怎麼處理? 命理師提醒5點:千萬不能拿去退
▪️中元普渡「念一句」好兄弟恐賴著不走…專家4招淨化家中磁場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