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智慧農業 學者:政府可學日本立法

智慧農業難普及,專家建議,除了加強補助與獎勵,政府或學術單位應協助農民分析台灣農田資訊,建立農田地理資訊系統,也可仿效日本訂定智慧農業促進法案,加速落實台灣智慧農業普及化。

宜蘭大學終身特聘教授邱奕志表示,日本的智慧農業技術活用促進法有「生產革新」與「開發推廣」兩種計畫認證制度,獲認證的農民、農團或農機製造商、農業服務業者可享有稅制、金融等支援措施,去年十月一日實施迄今。

南韓則選定十種重要作物開發一貫化省工作業農機,並以優惠補助方式,鼓勵農民及產銷班導入使用。邱奕志說,國內可參考日韓作法,七月丹娜絲讓南部溫室倒很多,就需要系統的規畫和補助規範。

智慧農業在台灣不普及,邱奕志分析,初期投入成本高,建置AI系統還要買感測設備、無人機、智慧化作業設施、數據蒐集與分析平台等,對中小農是沉重負擔;此外,農民數位技術素養不足,尤其是老農對於AI、機器學習、雲端平台等技術陌生,影響使用意願。

花蓮縣府農業處長陳淑雯表示,有些老農覺得憑智慧與經驗就好,不願投入成本架設科技設備,學新科技也較困難,縣府也尊重。

農民 農業處 服務業 機器學習

延伸閱讀

百米巨龍重現 台灣府城隍廟將赴「夜巡諸羅城 」提前祈福

發文稱「丹娜絲風災台南公務員放假」黃偉哲喊告 陳椒華今警局說明

風災特別條例600億元 7億補助12縣市石綿清運

社會最堅強後盾 丹娜絲風災台南逾2萬人次志工投入救援

相關新聞

交通事故溫床 傳統圓環漸式微

台北市公館圓環拆除工程昨凌晨動工,全台各地仍存有不少圓環,也讓圓環存廢再掀討論。專家認為,台灣車流量高,傳統圓環很難紓解...

台南改造圓環 事故率降3成5

台南市有十五個圓環,多是日治時期設立,隨時代演進,車流量變大,圓環成交通瓶頸及易肇事路段,市府六年前啟動圓環改造,引進標...

台中渦輪圓環 包覆百年老樹

台中市政府開闢十三期重劃區,以「渦輪圓環」設計,包覆了當地俗稱「台中金城武樹」的百年老榕樹,是全台第一處渦輪式圓環,今年...

技術難、機器貴 智慧農業難解缺工

台灣農村人口老化、青年外流,嚴重缺工,政府推動智慧農業盼解人力荒,不過政府雖研發省工機械,也輔導農民使用AI檢測器掌握作...

聽力師逾15年 領照不到5成執業

台灣制定「聽力師法」並設考照制度,至今逾十五年,截至去年底全台僅有一一六○人領有聽力師執照,但實際有執業登記的聽力師僅四...

賴總統稱已替醫護加薪最高11% 基層無感

護理師「安靜離職潮」至今未遏,賴清德總統昨指出,今年已替公立醫院的醫護、醫事人員加薪百分之七到十一,同時,盼健保點值能達...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