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改造圓環 事故率降3成5

傳統圓環 何去何從 製表/地方社會中心
傳統圓環 何去何從 製表/地方社會中心

台南市有十五個圓環,多是日治時期設立,隨時代演進,車流量變大,圓環成交通瓶頸及易肇事路段,市府六年前啟動圓環改造,引進標線導引車輛進出,透過道路重新設計分配人行車行空間,其中歸仁圓環改善後,交通事故及受傷人數下降三成五,市府持續推動其他圓環改善。

配合鐵路地下化,台南火車站前圓環將改造;東門城圓環呈不橢圓形、無號誌管制,肇事率偏高,也會著手改善。

台南市交通局強調,圓環拆不拆見仁見智,台南目前對圓環改善以標誌、標線與管制為優先,除非無法有效降低事故,拆除圓環是最後的考量。

台南市交通局指出,歸仁圓環位於一八二線道路上,是連結仁德、關廟、龍崎及市區重要交通匯集點,周邊行政中心、賣場林立,原本周邊人行道未完整串聯、車輛進出圓環秩序混亂、路邊違停影響行車等亂象,市府重新規畫交通動線,成為全市首個圓環改善示範案例。

新營圓環銜接中山路與中正路兩條主幹道,圓環空間過大且無車道分線,機車直接從外車道橫向切換車道,常與汽車交織險象環生,市府將把圓環車道採渦輪型配置,預計明年施工。

高雄市左營舊城南門圓環共有六個路口交會,因行車動線複雜,今年已發生十六件事故,其中九件有人受傷,市府下月將拆掉圓環,改為十字正交路口。

另外,為解決多路口交通動線複雜問題,高市交通局去年從三多商圈開始推動標線型圓環,至今已完成四處。高市交通局說,未來會持續找適合地點推動。

違停 交通事故 鐵路地下化

延伸閱讀

公館圓環改造爭議 交通學者嘆「事故溫床」:現在是拆除最好時機

圓環存廢惹爭議 台中南屯「渦輪圓環」像太極

台南是「多圓環」古都 市府近年啟動圓環大改造這樣做

公館圓環65天工期將「大幅縮減」 李四川:應該可在1個月完成

相關新聞

交通事故溫床 傳統圓環漸式微

台北市公館圓環拆除工程昨凌晨動工,全台各地仍存有不少圓環,也讓圓環存廢再掀討論。專家認為,台灣車流量高,傳統圓環很難紓解...

台南改造圓環 事故率降3成5

台南市有十五個圓環,多是日治時期設立,隨時代演進,車流量變大,圓環成交通瓶頸及易肇事路段,市府六年前啟動圓環改造,引進標...

台中渦輪圓環 包覆百年老樹

台中市政府開闢十三期重劃區,以「渦輪圓環」設計,包覆了當地俗稱「台中金城武樹」的百年老榕樹,是全台第一處渦輪式圓環,今年...

技術難、機器貴 智慧農業難解缺工

台灣農村人口老化、青年外流,嚴重缺工,政府推動智慧農業盼解人力荒,不過政府雖研發省工機械,也輔導農民使用AI檢測器掌握作...

聽力師逾15年 領照不到5成執業

台灣制定「聽力師法」並設考照制度,至今逾十五年,截至去年底全台僅有一一六○人領有聽力師執照,但實際有執業登記的聽力師僅四...

賴總統稱已替醫護加薪最高11% 基層無感

護理師「安靜離職潮」至今未遏,賴清德總統昨指出,今年已替公立醫院的醫護、醫事人員加薪百分之七到十一,同時,盼健保點值能達...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