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邀地方共商財劃法爭議 卓榮泰:立法院要對自己的錯誤負責

同學震驚!美保守派網紅柯克遭槍殺 22歲凶嫌私下性格曝光

李遠訪捷克曝當文化部長學會2事 被問「故宮文物不屬於台灣」他這麼回

文化部長李遠(左三)與旅德作家陳思宏、捷克國家科學院亞非研究所所長路丹妮(Táňa Dluhošová)及捷克作家卡特日伊娜・屠奇柯娃(Kateřina Tučková),4人一同在哈維爾圖書館進行座談。記者陳宛茜/攝影
文化部長李遠(左三)與旅德作家陳思宏、捷克國家科學院亞非研究所所長路丹妮(Táňa Dluhošová)及捷克作家卡特日伊娜・屠奇柯娃(Kateřina Tučková),4人一同在哈維爾圖書館進行座談。記者陳宛茜/攝影

「故宮文物百選及其故事」11日於捷克開展。然而12日在哈維爾圖書館裡一場「字裡風景:台灣故事流轉之地」文學座談,觀眾向文化部長李遠提問,有人主張故宮文物並不屬於台灣。對此,李遠說,「中華文化是台灣的一部分」。而「破壞中國文化最厲害的就是共產黨」。「他們把繁體字改成簡體字,把古蹟破壞殆盡,那怎麼會隔那麼久之後,他突然說中華文化是他的?」

去年捷克作家月活動選擇以台灣作為主題國,成為作家月25年以來首個亞洲國家主題國。訪捷第3日,文化部長李遠特別拜會捷克國家文學館,與館長史戴力克(Michal Stehlík)會面,並在晚間回復作家小野身分,與旅德作家陳思宏、捷克國家科學院亞非研究所所長路丹妮(Táňa Dluhošová)及捷克作家卡特日伊娜・屠奇柯娃(Kateřina Tučková),4人一同在哈維爾圖書館進行座談。

主持人資深撰稿人彼得.維齊納(Petr Vizina)介紹李遠時,台下觀眾熱烈歡呼。李遠一出場,台下觀眾便爆出熱烈掌聲。維齊納疑惑,「在捷克,沒有人會喜歡政治人物。」李遠聽了幽默表示,當文化部長這480天,學會兩件事,一是「不能講真話」、二是「說了跟沒說一樣」,而他今天是用作家的身分參加座談。維齊納聽完表示,「我可以理解為什麼台灣人喜歡政治人物了。」

座談最後,觀眾向李遠提問,有人主張故宮文物並不屬於台灣。此刻的李遠變得嚴肅,「中華文化是台灣的一部分」。他表示,文化不是不動的固體。中華文化經過了五十年、一百年,在兩個不同的地方,一邊是在獨裁體制下,繼續維持中華文化裡面的帝王思想、獨裁思想;另一邊則是在一個島嶼上,在民主自由的環境,用自己的眼光來看這些文物,「這兩種文化已經完全不一樣。」

「這一點我一直不太了解,中國為什麼要一直把中華文化變成他的一個工具。」李遠表示,如果了解歷史,會知道「破壞中國文化最厲害的就是共產黨」。對共產黨來說,文化只是一個工具,「這是我一直不懂的,這麼大的一個國家,卻隨時隨地盯著我們在做這些事情。」

李遠 捷克 文物

延伸閱讀

人權影展總監將邀台灣加入世界人權電影節 李遠:盼人權影展成3大影展

訪捷克技術博物館 李遠在皇家之車留言:願台捷友誼如鐵道延展

文化部訪法行程遭中國抗議 李遠:法國選擇了我們 挺台灣的力道很強

和外交部攜手歐洲台灣文化年 文化部長李遠上任後首度訪法國

相關新聞

小心冰雹!大雷雨警戒區出爐 雨炸屏東、高雄持續至這時

中央氣象署於今(13)日14時43分發布大雷雨即時訊息,警戒區域包括屏東縣、高雄市,持續時間至15時45分;請慎防劇烈降...

台北往返台中旅客更方便了 台鐵10月起4列次新自強號每日行駛

為提供台北-台中都會區旅客之便捷運輸服務,自10月1日起至12月31日,七堵=彰化第127、148、193、194次EM...

核可加味加熱菸上市挨批違法…國健署稱無疑慮 添加物草案尚未公告

衛福部國健署昨天核可一家菸商,共8項菸草柱及3項組合元件,可於10月11日起合法販售,其中除原味菸草柱,也包含加味菸草柱...

北太平洋海洋熱浪 鄭明典:可能預告明年大氣變化和氣候平均明顯差距

「北太平洋的海洋熱浪」,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在臉書PO出距平圖,他表示,暖海水明顯地往東擴展,已經接觸北美西岸,而且是很...

糖尿病咳嗽發燒險喪命 醫示警:這幾種情況易引爆酮酸中毒

糖尿病患者若合併感染、停藥或脫水,容易引發「糖尿病酮酸中毒」,數小時至數日就可能危及生命。成大醫院斗六分院日前有一名62...

醫護人力荒怎解?賴總統喊公職加薪最高11% 專家估:私立院所也會調薪

醫護人力荒未解,賴清德總統今天出席活動時提出,將為公立醫院的各職類醫事人員加薪,包括醫師、護理師、醫檢師、放射師等,加薪...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