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風險高44%!最新研究吃多「這類食物」 罹患帕金森氏症機率增2.5倍

看似便利的泡麵、即食冷凍餐,卻可能是悄悄傷害大腦的元兇!營養師薛曉晶提醒,越來越多研究指出,長期攝取大量超加工食品,會顯著提高神經退化性疾病的風險。根據2024年發表於《Journal of Neurology(神經病學雜誌)》的統合研究,分析逾50萬人數據後發現,攝取量較高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增加達44%。
2025年哈佛大學與復旦大學合作的最新研究則進一步發現,若每日攝取超過11份超加工食品,出現帕金森氏症早期症狀(如便祕、睡眠障礙)的機率,將是低攝取者的2.5倍。這些「非運動型」初期徵兆雖然不易察覺,卻可能是神經系統提早老化與退化的警訊。
薛曉晶在臉書粉專指出,所謂「超加工食品」,是指經過高度工業化製程、原型食材比例極低,並添加大量糖分、鹽分、油脂,以及乳化劑、防腐劑、人工香料與甜味劑等添加物的加工製品。常見類型包括餅乾、泡麵、香腸、熱狗、速食、甜點與含糖飲料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略的高風險來源。
這類食品為何會影響大腦?研究推測,超加工食品內含的大量添加物與高脂組成,可能破壞腸道菌群平衡,進而引發慢性發炎反應;同時,高溫油炸與加工過程會產生自由基,這些活性分子可能損傷腦細胞DNA、破壞神經元功能,長期累積恐加速認知能力退化與腦部萎縮,增加罹患失智症與帕金森氏症的機率。
針對飲食調整,薛曉晶建議從三個面向入手:第一,將三餐主食改為原型食物,如全穀雜糧、蔬果與天然蛋白質,讓超加工食品退為配角;第二,每日攝取至少五份蔬果,搭配橄欖油、深海魚等富含多酚與ω-3脂肪酸的食材,有助降低氧化壓力;第三,重視腸道保健,多補充優格、泡菜、燕麥等富含益生菌與膳食纖維的食物,從腸道出發,為大腦建立長期防護力。
她提醒,腦部退化疾病並非老年人專屬,現代人長期處於壓力與不良飲食環境下,神經退化風險已逐漸年輕化,及早建立健康飲食觀念、減少對高風險食品的依賴,才是守護大腦健康的關鍵。
▪️921鬼門關別說「再見」!命理師曝8大禁忌、3生肖運勢黑翻紅
▪️農曆七月半…「15個姓氏」需特別注意!命理師示警:小心抓交替
▪️中元普渡15禁忌看過來!千萬別做這事…秒惹怒好兄弟「恐連衰多年」
▪️鬼月來襲!農曆七月12生肖誰能逢凶化吉 誰要特別小心?
▪️普渡品太多拜完怎麼處理? 命理師提醒5點:千萬不能拿去退
▪️中元普渡「念一句」好兄弟恐賴著不走…專家4招淨化家中磁場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