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非事前審查!陸委會:公務人員赴港澳需提前通報 明年起違者懲處

「我不強迫但會說服你」21歲女網紅險遭騙拍A片 超噁對話曝光

大雨狂炸13縣市!氣象署發布大雨特報 「一路下到晚上」

水喝錯小心中風!醫曝3案例太多太少都罹病 「黃金5法則」教正確喝法

示意圖,非新聞當事者。圖/ingimage
示意圖,非新聞當事者。圖/ingimage

喝水看似簡單,卻藏著許多健康密碼!醫師劉博仁近日在臉書粉絲專頁「劉博仁營養功能醫學專家」發文提醒,喝水方式不對可能引發多種健康問題,包括泌尿道感染、睡眠品質下降,甚至腦中風。他分享三個真實案例,並提出「黃金喝水法則」,提醒民眾喝水不僅要「喝對量」、更要「喝對時機」。

劉博仁提到,喝水不是「渴了才喝」,也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需要掌握時機與適量。以下是三位病人的案例:

案例一:喝太少水易致泌尿道感染

劉博仁提到,一位女士因為每天僅喝約500c.c.的水,長期不渴就不喝,導致泌尿道頻繁感染,需依賴抗生素治療。劉醫師指出,泌尿系統需要足夠的水分沖刷細菌,若水分不足,細菌容易孳生。

案例二:喝水過多影響睡眠品質

另一位女士因追求養生,每天喝超過3000c.c.的水,但因為飲水時機不對,常在睡前大量喝水,導致夜間頻尿、睡眠品質下降,白天精神不佳。劉博仁建議,睡前2–3小時應減少飲水,避免影響睡眠。

案例三:流汗脫水引發腦中風

第三個案例是一位工地工作的男士,由於流汗多且未即時補充水分,導致嚴重脫水,引發腦梗塞中風。劉醫師提醒,流汗不僅流失水分,也會失去電解質,若未補充,可能增加血液濃稠度及腦血管意外風險。

劉博仁分享了「黃金喝水法則」,教導民眾如何正確喝水:

1. 早起先喝一杯溫水:促進腸胃蠕動及代謝。

2. 餐前半小時飲水:幫助消化,但避免餐中大量飲水以免稀釋胃酸。

3. 兩餐之間少量多次補水:像給植物澆水一樣循序漸進。

4. 運動或流汗時補充:運動前小口飲水,運動中每15–20分鐘補充150–200c.c.。

5. 睡前飲水拿捏:無頻尿困擾者可小口補充,有頻尿困擾者需提前2–3小時減少飲水。

此外,他也提醒每日飲水量應以「體重×30c.c.」計算,例如體重60斤者每日需約1800c.c.的水分。白開水是最天然乾淨的來源,飲料、咖啡、酒精無法替代。

頻尿 腦中風 瓶裝水 劉博仁

相關新聞

大雨狂炸13縣市!氣象署發布大雨特報 「一路下到晚上」

中央氣象署今下午5時針對13縣市發布大雨特報,影響時間持續到入夜,大雨警戒區包含新竹縣山區、苗栗縣山區、台中市山區、南投...

整理包/立百病毒不排除列法定傳染病!致死率最高75% 症狀、傳染途徑一文看懂

南韓疾病管理廳最新宣布,新增「立百病毒感染症」為第一級傳染病。疾管署長羅一鈞表示,我國於2018年起將其列為重點監視疾病,如觀察國際疫情出現明顯變化,不排除考慮列為法定傳染病。「聯合新聞網」整理什麼是立百病毒?感染途徑、臨床症狀及預防方法。

失智風險高44%!最新研究吃多「這類食物」 罹患帕金森氏症機率增2.5倍

看似便利的泡麵、即食冷凍餐,卻可能是悄悄傷害大腦的元兇!營養師薛曉晶提醒,越來越多研究指出,長期攝取大量超加工食品,會顯著提高神經退化性疾病的風險。根據2024年發表於《Journal of Neurology(神經病學雜誌)》的統合研究,分析逾50萬人數據後發現,攝取量較高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增加達44%。

韌性特別條例挹注⋯衛福部加發生活津貼 109萬弱勢受惠、最高多領1萬3

行政院訂定「韌性特別條例」,發給衛福部360億元,其中200億元挹注健保基金,其餘則與地方政府合作,提升弱勢民眾相關津貼...

沒吃甜食血糖卻飆高?壓力是「隱形共犯」 3招教你控糖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根據Nature研究指出,遇到壓力時,大腦杏仁核透過特殊的神經路徑,叫肝臟趕快生產葡萄糖,讓血糖瞬間上...

陳世凱曝3步驟救國旅!再提高鐵延伸屏東、「屏南快速道路」直達恆春

丹娜絲颱風及0728豪雨重創南台灣,觀光發展也受到影響,交通部長陳世凱表示,將依3步驟逐漸復甦南部交通及觀光,透露未來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