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兩國前景堪憂?川普曾密令海豹部隊潛入北韓搞砸 韓媒曝平壤事後大清查

你行攏來!台鐵PO「潦草手寫字」徵創意高手 考試科目挨轟

整理包/立百病毒不排除列法定傳染病!致死率最高75% 症狀、傳染途徑一文看懂

花蓮港首次迎住宅式郵輪「奧德賽」 國際旅客過夜暢遊帶動觀光

郵輪「奧德賽 」將於本月13日首度進花蓮港過夜靠泊,帶來國際旅客暢遊花蓮。圖/花蓮港務分公司提供
郵輪「奧德賽 」將於本月13日首度進花蓮港過夜靠泊,帶來國際旅客暢遊花蓮。圖/花蓮港務分公司提供

花蓮港迎來國際郵輪觀光新亮點,國際郵輪「奧德賽 Odyssey」將於本月13日首度進港過夜靠泊,停留一晚後隔天離港。花蓮港務分公司指出,這是花蓮郵輪觀光的重要突破,能讓國際旅客有更充裕的時間探索花蓮的山海美景與人文特色,對地方觀光產業發展助益良多。

「奧德賽」在巴哈馬註冊,1993年建造,屬中型郵輪,總噸位2萬4300噸,可搭載約900名旅客,以「住宅式郵輪」概念經營,被譽為「海上移動城鎮」。乘客可選擇參加長達3年半的環球航程,一次走遍七大洲、147個國家、425多個港口,也能依需求規畫短程居住,如35天至120天不等航段,打造專屬的旅程體驗。

花蓮港務分公司指出,此次「過夜靠泊」代表花蓮在國際郵輪市場逐漸展現吸引力,顯示旅客願意停留更久,深入感受在地文化與自然風光,對提升花蓮國際能見度意義重大。

近年港務公司積極推動郵輪行銷,不僅祭出優惠方案吸引國際郵輪停靠,更參與國際郵輪論壇,向全球業者推薦花蓮獨特的觀光資源與良好港口條件。成果逐步顯現,今年預估將有20艘次郵輪靠泊,帶來近5919名國際旅客;明年更上看24艘次、約1萬5400人次,其中不少郵輪都是首次選擇花蓮。

港務公司強調,將持續與花蓮縣政府合作,藉由「過夜靠泊」的模式,打造花蓮成為國際郵輪航線上的必訪之地,並帶動在地觀光、餐飲及伴手禮等相關產業鏈,迎接更廣大的國際市場。

郵輪「奧德賽 」將於本月13日首度進花蓮港過夜靠泊,帶來國際旅客暢遊花蓮。圖/花蓮港務分公司提供
郵輪「奧德賽 」將於本月13日首度進花蓮港過夜靠泊,帶來國際旅客暢遊花蓮。圖/花蓮港務分公司提供

郵輪 花蓮縣政府

延伸閱讀

花蓮義民節開跑...放水燈祈福 客家文化園區系列活動明登場

抗戰80周年立院黨團赴日挨批 花蓮藍營發聲「交流非背叛是務實」

科技幫忙抗空汙!花蓮工地啟用AI自動灑水防揚塵

花蓮洄瀾鐵人三項賽前1個月突喊卡 選手傻眼大罵「旅館都訂了」

相關新聞

韌性特別條例挹注⋯衛福部加發生活津貼 109萬弱勢受惠、最高多領1萬3

行政院訂定「韌性特別條例」,發給衛福部360億元,其中200億元挹注健保基金,其餘則與地方政府合作,提升弱勢民眾相關津貼...

陳世凱曝3步驟救國旅!再提高鐵延伸屏東、「屏南快速道路」直達恆春

丹娜絲颱風及0728豪雨重創南台灣,觀光發展也受到影響,交通部長陳世凱表示,將依3步驟逐漸復甦南部交通及觀光,透露未來會...

水喝錯小心中風!醫曝3案例太多太少都罹病 「黃金5法則」教正確喝法

喝水看似簡單,卻藏著許多健康密碼!醫師劉博仁近日在臉書粉絲專頁「劉博仁營養功能醫學專家」發文提醒,喝水方式不對可能引發多種健康問題,包括泌尿道感染、睡眠品質下降,甚至腦中風。他分享三個真實案例,並提出「黃金喝水法則」,提醒民眾喝水不僅要「喝對量」、更要「喝對時機」。

淡江大橋16日合龍儀式 陳世凱:明年5月12日通車 估舒緩30%車流

全台矚目的淡江大橋工程進入最後關鍵時刻,銜接淡水與八里兩岸的主橋將於9月16日舉行合龍儀式,象徵這座全世界最大跨距的單塔...

炎熱午後雨「台北市」恐飆38度 下周注意熱帶擾動發展

未來天氣比較穩定,偏向午後局部雷陣雨。中央氣象署氣象預報中心資深預報員李孟軒表示,今天至周日,可能在山區會有局部大雨發生...

失智風險高44%!最新研究吃多「這類食物」 罹患帕金森氏症機率增2.5倍

看似便利的泡麵、即食冷凍餐,卻可能是悄悄傷害大腦的元兇!營養師薛曉晶提醒,越來越多研究指出,長期攝取大量超加工食品,會顯著提高神經退化性疾病的風險。根據2024年發表於《Journal of Neurology(神經病學雜誌)》的統合研究,分析逾50萬人數據後發現,攝取量較高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增加達44%。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