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民不平則鳴…漁船掛白布條出港抗議 東北角管理處提2措施回應漁民

新北市龍洞漁港今有10多艘漁船懸掛「還我漁船回航的路」、「航道潛水風險自負」白布條出港,警示遊客及要求外界還他們公道。圖/漁民提供
新北市龍洞漁港今有10多艘漁船懸掛「還我漁船回航的路」、「航道潛水風險自負」白布條出港,警示遊客及要求外界還他們公道。圖/漁民提供

新北市龍洞漁民今天集結22艘漁船,懸掛「還我漁船 回航的路」等白布條出海,並對戲水遊客廣播「請勿在航道戲水」。東北角風景區管理處表示,將增設陸上基樁供遊客在海上確認位置,也會與漁民研議漁船廣播宣導等方案,避免意外發生。

龍洞漁民原先就不滿戲水遊客靠近漁船返回漁港航道,反而怪罪漁船過於接近戲水人群。日前龍洞灣有魚群死亡,遊客又暗指漁民炸魚,漁民更加忿忿不平,與戲水遊客嫌隙加深。

22艘漁船今天上午在龍洞漁港集結,分別懸掛「還我漁船 回航的路」、「航道潛水 風險自負」、「不實報導 加害漁民 還我清白」白布條,出港警示遊客,並希望外界還他們公道。

貢寮區漁會理事李天生說,遊客先到航道玩水,卻「借用媒體的力量」,說漁民開船回港的時候,把船開到人群中,這是說不過去的。漁民的訴求就是潛水潛的安全,開船開得安心,所以今天出港抗議時,也廣播提醒戲水民眾為了自身安全,不要進入航道。

李天生表示,過去曾經跟東北角風景區管理處開過幾次協調會,漁民建議設浮球供辨識,管理處未同意。風波一再上演,請東北角管理處把這件事情處理好,快快的規畫出管理方案。

東北角管理處表示,政府執法不能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因為在海上設置浮標,因會隨漲退潮移動失準,所以並非良策。

管理處8月27日曾邀集海委會、新北市政府、貢寮區漁會及相關利害團體會商安全措施,說明設置海上浮標不可行,但會加強陸上指引。管理處已排定9月12日邀相關單位,前往龍洞漁港碼頭現勘位置,預計增設2組共4座基樁,強化水域活動者在海上確認位置,避免靠近漁船航道。

今年8月初曾有漁民專程駕船出港,提醒戲水遊客不要進入航道。今天漁船集結出港抗議,也有廣播宣導。東北角管理處認為,用漁船在海上宣導的模式也不錯, 將與貢寮區漁會、新北市漁政機關研議合作宣導方案。

新北市龍洞漁港今有22多艘漁船懸掛「還我漁船回航的路」、「航道潛水風險自負」等白布條出港,要求外界還他們公道。記者邱瑞杰/攝影
新北市龍洞漁港今有22多艘漁船懸掛「還我漁船回航的路」、「航道潛水風險自負」等白布條出港,要求外界還他們公道。記者邱瑞杰/攝影
新北市龍洞漁港今有22多艘漁船懸掛「還我漁船回航的路」、「航道潛水風險自負」等白布條出港,要求外界還他們公道。記者邱瑞杰/攝影
新北市龍洞漁港今有22多艘漁船懸掛「還我漁船回航的路」、「航道潛水風險自負」等白布條出港,要求外界還他們公道。記者邱瑞杰/攝影

漁民 貢寮 碼頭 玩水 海委會

延伸閱讀

不滿被潛水客汙名化 龍洞漁船集結 掛「還我漁船回航的路」白布條抗議

三坑溪3男結伴喝酒戲水出事 2人誤入深水區…1獲救1溺亡

「中二解顏」罷團周末掃街 吳崢:顏寬恒宣判有罪是不適任指標

找到國小畢業生了!黃金海岸戲水失蹤逾3周 尋獲遺體趴岸上

相關新聞

漁電共生查核 近7成有電無魚

漁電共生標榜「養殖為本,綠能加值」,但根據審計部最新報告指出,已查核的漁電共生案場中,近七成未落實養殖事實,形同有電無魚...

花蓮吉安鄉2.6萬人 獲軍機噪音補償

花蓮空軍基地戰機起降發出噪音影響民眾生活,國防部辦理噪音防制及補償措施,吉安鄉有5村、2.6萬餘人,可獲450元至500...

基隆國光臨時站拆除 先施作鋪面維護安全通行

基隆市國光客運臨時站體近日拆除,後續規畫闢建廣場,工務處昨表示,原址將先施作臨時鋪面,讓通行更便利,後續再逐步推動空間改...

民團號召站出來 訴求停拆公館圓環 市府:持續溝通

北市公館圓環預計本月13日開拆,並填平車行地下道,工期2個月。民團昨再提4訴求,號召用路人站出來發聲,12日晚間開工前在...

國慶焰火南投16日試放 多處路段交管

2025雙十國慶焰火在南投,縣府表示,將於南投市貓羅溪畔施放,地點選在道濟禪寺一帶,目前已完成高空氣球定位,並加緊場域整...

新北橋面伸縮縫易打滑 民代促全面檢測防意外

新北市新莊區後港一路與建國二路橋面伸縮縫在雨天容易打滑,讓機車騎士心驚,近期加刷止滑漆改善。民代要求徹底揪出全市橋梁伸縮...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