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柯文哲砲轟檢察官什麼都查不到 北檢:將盡速提起抗告

花蓮港警一周三爆!1警酒駕被逮 1警遭女友指控性侵

柯媽不捨!柯文哲回新竹老家原訂傍晚6點20分離開 拖到7點才走

植物奶等替代品需求增 今年鮮乳年消費成長恐迎首度負成長

李宜謙表示,國內鮮乳年平均消費成長量,在2018年來到8.7%高峰,但之後因市場趨於飽和而成長緩慢,今年恐迎來首次負成長。記者曾吉松/攝影
李宜謙表示,國內鮮乳年平均消費成長量,在2018年來到8.7%高峰,但之後因市場趨於飽和而成長緩慢,今年恐迎來首次負成長。記者曾吉松/攝影

李宜謙表示,國內鮮乳年平均消費成長量,在2018年來到8.7%高峰,但之後因市場趨於飽和而成長緩慢,今年恐迎來首次負成長。記者曾吉松/攝影
李宜謙表示,國內鮮乳年平均消費成長量,在2018年來到8.7%高峰,但之後因市場趨於飽和而成長緩慢,今年恐迎來首次負成長。記者曾吉松/攝影

根據農業部統計,國內鮮乳年平均消費成長量,在2018年因手搖飲、咖啡市場崛起而來到8.7%高峰,但之後因市場趨於飽和而成長緩慢,今年恐迎來首次負成長。農業部表示,豆乳、燕麥乳等替代品增加也是主因之一,初估今年每人每年鮮乳消費量將下降到21公斤。

中華民國乳業協會今舉辦70周年會員大會,農業部畜牧司長李宜謙報告時表示,國內鮮乳每年平均消費成長量,在2014至2018年因手搖飲、咖啡市場崛起而提升,尤其在2018年達到8.7%,但在3年時間內因市場趨於飽和,成長變得緩慢,2020年掉至2.36%。2022年每人每年鮮乳消費量達到22.21公斤的高點,但在豆乳、燕麥乳等替代產品出現與需求增加下,鮮乳的消費量也面臨下滑,預估今年會下滑至21公斤,消費成長量恐首次看到負成長。

李宜謙說,2024至2027年輔導養牛產業升級補助經費共計20億元,包含明年起乳牛死亡保險全面納保、強化牛場廢棄物循環再利用、乳製品多元開發與擴大應用、配合學校午餐獎勵採用國產可溯源鮮乳和原味保久乳等。

另據農業部統計,2014起截至2025年,目前國內乳牛飼養場數547戶,有愈來愈少的趨勢,而在養頭數(含產乳牛與非產乳牛)約12萬頭,去年產乳量約45萬公噸,仍超過43.5萬噸的目標,在鮮乳消費量減少下須精確掌控在養量,以免生產過剩,因此也推動每頭低產乳牛淘汰獎勵2.5萬元的政策。

中華民國乳業協會理事長徐濟泰說,許多超養的牧場不敢變更牧場登記,擔憂酪農變更在養數量反而遭地方政府要求關廠。另外,乳廠與酪農的契約中,有多產生乳不可給轉售其他加工業者的「霸王條款」,在乳源被單一乳廠鎖死下,多元加工以其困難。

李宜謙表示,地方政府對酪農飼養頭數多寡並無限制,僅要求必須符合登記在養的數量,假如酪農有變更飼養頭數的意願,農業部願意幫忙協調。而酪農與乳廠間的契約屬雙邊的商業行為,若合約有規範乳源不可給轉售其他加工業者,那就必須履行。

咖啡 酪農 農業部

延伸閱讀

農業部今召開寵物分類分級研商會 狐獴、凱門鱷等擬納特寵管理範疇

高雄養豬場改造遭爆「僅3成業者參與」 小型戶參與意願低

傳承半世紀的養牛初心,三代酪農用心守護高品質鮮乳

超思案三人起訴 陳駿季:引以為戒 農產缺口不再專案進口

相關新聞

超商公告「歡迎吹冷氣」彭啓明直呼感動 曝環境部推Cool Map

時序入秋,天氣依然酷熱,不少民眾逛7-11超商發現門口的公告,「天氣炎熱,若感身體不適,歡迎您入內吹冷氣休息」。環境部長...

消基會揭市售兒童、牙膏漱口水未揭露香料成分 食藥署:最高可罰百萬

消基會今年6月於台北市、新北市連鎖賣場、生活用品店、福利中心及網購平台等,購買25件兒童牙膏及漱口水進行標示及重金屬檢測...

把握明天好天氣!周末恐有熱帶擾動發展 午後雷雨範圍擴大

輕度颱風琵琶朝日本移動,對台灣沒有直接影響,但中央氣象署預報員林定宜表示,周末可能有熱帶擾動發展,是否增強為颱風仍須持續...

塔巴颱風將生成? 粉專曝可能路徑和侵台機率 預期周日變天

從南海到菲律賓東方的低壓區不平靜,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表示,目前有2個熱帶擾動正在發展,分別是菲律賓東方9...

「婚育宅」能住滿12年 家長好奇:生第二胎是否重新計算?

中央推出「婚育宅」社宅,釋出共1.1萬戶,讓育有0歲到6歲小孩的家庭能住滿12年,民眾贊成政策,確實讓小朋友不用擔心轉學...

植物奶等替代品需求增 今年鮮乳年消費成長恐迎首度負成長

根據農業部統計,國內鮮乳年平均消費成長量,在2018年因手搖飲、咖啡市場崛起而來到8.7%高峰,但之後因市場趨於飽和而成...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