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摺疊機又延...新日興、兆利、富世達要糟?專家:別為不存在的手機忽略現實

【文.玩股神探】
全球投資人再次聚焦這禮拜的蘋果年度秋季發表會,從史上最薄的iPhone Air,到升級8倍變焦的 iPhone 17 Pro,再到功能全面進化的AirPods Pro 3與 Apple Watch Series 11。市場各有反應,但好像忘了什麼⋯⋯
啊!就是那個從 2018 年便有風聲 2020 年推出,最快 2026 年問世的蘋果折疊機啦。
產品還沒亮相,吊胃口吊了 7 年。這幾年台灣軸承股富世達、新日興與兆利只要大漲,也與「蘋果將推出折疊手機」的消息面相關。
然而,軸承股是因為一隻還不存在的手機同步受惠嗎?
折疊手機市場現況:1.5% 市佔,100% Android
折疊機市場由 2019 年開始,這一年三星正式推出Galaxy Fold、華為發布Mate X,Motorola 則以復古風格推出 moto razr 2019,但經歷幾年的高速成長後,除了增長放緩,市場競爭者選擇增加。
研究公司 IDC 的數據指出,折疊機僅佔整個智慧型手機市場的 1.5%,這 1.5% 的市場全為非蘋陣營。
非蘋陣營中,三星在全球市場出貨比重逐年下降,從 2021 年後便逐漸失去領先地位,則是由於中國競爭者華為與榮耀(Honor)。
根據 Counterpoint Research 最新的全球可折疊智慧型手機市場預測 ,2024 年全球可折疊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年增 2.9%,今年將更加艱難,可能出現個位數的負增長。
其實所謂折疊機市場,成長力道集中於中國。
IDC指出,自2023年起,中國正式超越其他市場,成為全球最大的折疊螢幕手機市場(aka 智慧型手機市場的 1.5%)。2025 上半年折疊機全球出貨量持平,但中國市場同比增長 32.8%。
今年蘋果發表會前,折疊機市場則將希望放在蘋果加入戰局把餅做大。
最新版本的市場傳言,蘋果計劃於 2026 年推出首款可折疊iPhone,2028 年跟進發表可折疊iPad,正式進軍折疊裝置市場,屆時這個 1.5% 的餅能做到多大,就有諸多想像空間了。
軸承三雄富世達、新日興與兆利現況
既然蘋果折疊手機未曾問世,即便新日興是蘋果筆電與耳機軸承的主要供應商,看似具備進入摺疊 iPhone 供應鏈的優勢地位。
但近一年營收不只沒有成長,從 3 月開始還連續半年月營收年減。最新 8 月合併營收 9.23 億元,雖然月成長 2%,年減 26.3%,今年前 8 月營收為 75.72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 14.2%。
近半年營收能力下滑,EPS 也會受影響。新日興近五年 EPS 最低也有 4.3 元,但今年上半年累計 EPS 僅有 0.64 元,第二季甚至是由盈轉虧。
與其預期新日興因為連影子都沒有的蘋果折疊機受惠,不如把希望放在 AirPods Pro 3 更具體,但是否能明顯回穩,仍需觀察客戶實際拉貨狀況。
既然現行市場主流商品與成長動能,都來自中國的華為手機,那兩大軸承供應商富世達與兆利,才真正受惠此題材。
然而其股價走勢也是落差甚大,首先看到兆利,全球第二大NB軸承製造商,也是國內第二大手機軸承製造商,主要產品也以 3C、NB 與 LCD 為主。
目前(2025 年 9 月)半年來股價再度回測 4 月關稅戰低檔,以月線格局來看,股價離 2024 年 4 月開盤 290 也回檔逾六成。
除了技術面表現弱勢,比較近五年的 EPS 來看,今年上半年僅有 0.06 元,主要 Q2 受業外匯兌損失超過 1 億元的衝擊,稅後淨利轉為虧損 5,200 萬元,Q2 由盈轉虧。
以上半年來看,3C 與筆電等軸承商品尚能有 YoY 成長,但今年在摺疊機新機種爭取上較為保留,加上關稅干擾NB、Monitor出貨與提前拉貨效應,短期看法較為謹慎,年內重點新品為中系摺疊筆電之高單價鉸鏈,預期該產品出貨將延續至明年上半年。
兆利 Q1 剛發行 15 億元的可轉債,資金充裕,也持續布局非消費性電子新應用、強化自動化與海外投資。
最後則是獨家供應華為三折機軸承的富世達,不管從股價表現或基本面來看,都是相對新日興與兆利更強勢,但真的是靠折疊手機嗎?
先拆解產品組合來看,雖然同樣以折疊手機為主要營收來源,也較 2024 年上半年成長,但崛起更多的則是伺服器產品,由前一年 3400 萬成長到 9.35 億(約 27 倍)。
講到伺服器,就要想到富(世達)爸爸就是散熱龍頭奇鋐,因此富世達能成為國內首家切入GB200及GB300供應鏈,通過輝達認證的水冷轉接頭模組也不意外吧。
就以富世達近五年 EPS 來看,2024 年大幅度的成長或許是來自折疊手機沒錯,但 2025 年的成長就會來自伺服器產品,等於開了兩個收入來源。上半年賺進. 10.2 元就超越去年同期。
法人預期,富世達若 Q3單月營收都突破10億元的情況下,單季EPS可逼近1個股本,等於一季獲利就逼近上半年,今年EPS則上看30元。
結論:過度聚焦於題材,就看不到個股的全貌
折疊機用到的軸承雖屬精密零組件,蘋果也總是讓人對新產品充滿期待。
但是現在市場就這麼大,為了一隻還不存在的手機而反覆提到軸承三雄,反而容易讓人陷入盲點:這就是只有滲透率只有 1.5% 的商品,即使蘋果最終推出折疊手機,市場與消費者仍需要適應與接受新產品的一段時間,對整體產業鏈的拉動效果有限。
既然關注蘋果,與其守著還未落地的產品線,不如關注更明確的主軸,如 AI 或穿戴裝置。
像是鴻海作為蘋果代工主力,布局不僅止於 iPhone,更積極發展電動車與伺服器事業,是產業結構轉型的重要指標股。
那軸承股就一無是處嗎?也不盡然。這些公司確實有一定技術門檻,屬於高階精密零件領域,但多屬於消費性電子商品,也受到市場景氣影響。
而富世達切入輝達伺服器,開啟第二條獲利曲線,走出與其他軸承股不同的路。
若真要投資,應回歸基本面與成長動能的判斷,不應僅憑「蘋果可能出折疊機」這類題材做出決策。
與其為了題材尋找概念股,甚至用 7 年等一個從未有人承諾過的市場題材,不如確認個股發展方向是否穩健成長。
畢竟,投資不是靠幻想未來,而是從當下可見的趨勢中做出理性的選擇。
◎本文獲「玩股網」授權轉載,原文:蘋果折疊機再度放鳥一年,餅就這麼大,新日興、兆利、富世達誰才是真正軸承贏家?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