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作帳行情 點火

集團作帳股近來受法人青睞,有機會成盤面焦點,後市看俏。聯合報系資料照
集團作帳股近來受法人青睞,有機會成盤面焦點,後市看俏。聯合報系資料照

時序邁入9月中下旬,投信、自營商、集團等作帳蓄勢待發。自營商率先啟動作帳行情,近來點火題材股,激勵台積電(2330)、南亞科、群聯、華邦電、環球晶、雙鴻等昨(18)日股價強勢井噴,成為市場投資人追捧焦點。

台股多頭勢盛,9月來不斷創高走揚,績優題材股在法人買盤催動下,股價狂飆。深入剖析籌碼面動向,可以發現諸多檯面上的飆股,背後多有自營商提前作帳買盤的身影。

觀察自營商近一周買超熱區,依買超金額排序,以護國神山台積電的25.6億元最多。由於台積電先進製程接單暢旺,營運前景正向,且又為國際大型投資銀行必買標的,因此自營商買超台積電,除同步看好外,更有搶搭大行順風車的意味。

其次是南亞科的17.2億元,排名第三的則是群聯的9.9億元;而買超第四至第十大個股,包括華邦電、環球晶、雙鴻等,個別金額介於3.2億元至9.4億元之間。

觀察自營商買超的前十大標的,又以人工智慧(AI)與記憶體股最多。由於AI長線正向樂觀,記憶體產業也否極泰來,產品報價接連走高,成為引爆自營買盤率先點火作帳主因。

法人分析,聯準會降息有利資金行情有望再度點燃,操作可聚焦基本面具備成長力道且受資金行情加持的產業,可關注台積電與AI伺服器相關族群是否帶動指數持續創高;降息也有利資金回流內需與高殖利率族群,金融、營建、觀光等板塊可望受惠,但不宜過度追價,應在盤勢震盪時逐步布局,保持靈活。

台積電 自營商 南亞科

延伸閱讀

輝達入股英特爾對台積電的影響 法人這樣看

AI驅動與資金效益雙引擎 台股多頭行情可望延續至明年

涉國安重罪!台積電(2330)工程師遭續押…律師:情感理由難脫罪責

台股收天價25,769點!郭哲榮:台股創高3天內若續強…有望挑戰2萬6

相關新聞

漲勢擋不住?美股續創新高 法人樂觀看台股「多頭趨勢不變」

台股本週頻創高,19日跌190.99點,收在25578.37點,週線連4紅。美股19日延續漲勢,道瓊工業指數、那斯達克指...

10月連假多!請3天連放9天 專家:華航(2610)、長榮航(2618)蓄勢待發

台股即將迎來最常放假的一個月,今年將迎來最長的連續假期。 9/27 ~10/26 幾乎可以說是「連假期天堂」:9/28 孔子誕辰紀念日(教師節)、10/6 中秋節、10/10 國慶日、10/24 台灣聯合國日。 這波假期排起來,光是中秋與國慶就有三天連假,對旅遊和觀光市場來說,簡直像是送了一劑強心針。許多上班族早就摩拳擦掌,準備請三天假,湊出「小黃金周」連放九日,安排飛日本、韓國、東南亞的短線旅行。

房市政策轉向...營建股受惠?興富發順利發債 專家:帶動短線、但資金仍有壓

興富發近期完成十億元、利率2.01%、三年期公司債的發行,顯示其短期營運資金充裕。此舉雖有助於推案資金調度,但同時也反映公司在當前市況下,營運現金流壓力不容忽視。

美國初領失業金回到常態水準…美債殖利率反彈!辣媽:降息預期降溫

初領失業金人數大減,美債殖利率反彈 美國初領失業金申請數出現近四年來最大降幅,扭轉了前一週異常的大幅上升,與今年整體裁員水準偏低的狀況一致。 根據勞工部週四公布的數據,截至9月13 日當週,初領失業金人數減少3.3 萬人,至 23.1 萬人。這與今年以來的常態水準相符,也接近疫情前的趨勢。

蘋果摺疊機又延...新日興、兆利、富世達要糟?專家:別為不存在的手機忽略現實

全球投資人再次聚焦這禮拜的蘋果年度秋季發表會,從史上最薄的iPhone Air,到升級8倍變焦的 iPhone 17 Pro,再到功能全面進化的AirPods Pro 3與 Apple Watch Series 11。市場各有反應,但好像忘了什麼⋯⋯ 啊!就是那個從 2018 年便有風聲 2020 年推出,最快 2026 年問世的蘋果折疊機啦。 產品還沒亮相,吊胃口吊了 7 年。這幾年台灣軸承股富世達、新日興與兆利只要大漲,也與「蘋果將推出折疊手機」的消息面相關。

皇翔賣完台積電改買台達電 砸4.79億買進545張

皇翔建設再度出手買股!皇翔(2545)19日公告,於9月11日至9月19日陸續取得有價證券台達電(2308)共545張,...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