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醫療邁大步 AI 商機篇/資通訊業 全面搶商機

醫療科技數位化、AI化激發新商機,電子五哥、資訊服務業者全部搶進。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指出,以智慧醫材串接醫療資訊系統,結合醫療物聯網等技術,提升醫院的照護與資訊管理效率,將醫療服務延伸至日常生活場域,是近年全球醫療科技發展的重要趨勢,也有望是具備科技背景的台灣未來大商機。
不過,對科技業者來說隔行如隔山,讓醫療場域願意接受、以及開拓更多市場是兩大要務。廣達(2382)董事長林百里先前就笑稱「醫生難討好」,以及「市場要往外」。台灣的市場規模不大,數位發展部近年來串連台灣科技資訊業者接軌醫療產業,找資源、創舞台,推動科技醫療產業鏈成型,往海外找市場。
數發部產發署副署長陳慧敏分享,數發部提供資源、輔導媒合,建構正向循環的產業鏈,幫助台灣科技或資訊服務業者接軌醫療產業,健保署也發現台灣的科技及資訊服務能量,開始納入科技產業合作夥伴。
過往科技業者多將醫療科技產品當成實驗性質,以實驗計劃、免費捐贈方式與醫療產業合作,練兵提升智慧醫療技術能力。隨著政府補助智慧醫療、AI技術進步,志業變成「事業」,更形成了「產業」,吸引業者投下更多資源。
科技業者中,廣達2023年與三總合作AI心電圖判讀系統,近年積極前往海外開發市場;鴻海(2317)集團智慧醫療中心平台多模態巨量醫學模型CoDocator AI輔助診斷平台,涵蓋心電圖、眼底影像等,實現遠距健康照護落地應用,宏碁(2353)旗下宏碁智醫的AI醫療軟體導入全球超過500家醫療院所。
華碩(2357)不僅打造智慧醫療解決方案,旗下血壓應用軟體也打入泰國市場。同時積極導入AI,建構三層智慧醫療架構,包含AI運算與醫療雲平台、AI HUB長照系統及等XHIS資訊平台等整合資訊平台系統,同時建構穿戴手錶、手持超音波及語音輔助照護等。
仁寶(2324)集團母、子公司積極搶進智慧醫療,包含安勤科技醫療設備、勤立生技的醫材製造與自我檢測器材,智寶電子則代理葡萄牙電子病歷系統,瑞寶生醫打造癌症免疫細胞療法,更投入10億元打造瑞芳醫療長造設施大樓,預計2028年啟用。
英業達(2356)也布局醫療產業,包含智慧醫材商品、傷口診治流程AI化,旗下英華達則推出智慧輸液系統。緯創(3231)旗下緯創醫學的智慧醫療應用可針對血液透析患者,進行洗腎健康照護監測系統,並利用自研BestShapeVS,偵測生理數值後產生AI模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