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醫療邁大步 AI 商機篇/產官合作 拚精準醫療

衛生福利部部長石崇良,在健保署長任內便積極著手建立相關法規,讓AI等新興科技能夠合法導入醫療系統,進而改善長期存在的壅塞瓶頸。
他說,業界普遍期待,隨著6G技術再加上AI機器人的應用,能夠進一步實現更加精確的醫療服務,突破照護人力不足的高牆,讓健康照護不僅侷限就醫的當下,而是延伸為全天候持續照護,最終更能藉由AI打造個人化及客製化的疾病風險預測,並將AI衛教完整導入健康存摺之中。
隨著科技發展、法規推進,遠距醫療已經醫療為基礎,護理人員遠距關懷,醫生視訊看診,加上生理監視器,就能幫助失能患者在家管理健康,台中榮總、奇美等大醫院都開始建立遠距醫療中心。
台灣有洗腎王國稱號,洗腎人口超過9萬人,93%病人在洗腎中心做血液透析,每周三次、每次近四個小時,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及工作,石崇良表示,現在在家血液透析,透過遠距監測系統,可以透過血壓等來偵測變化,時間、地點都不受限制。科技讓遠距醫療成真,幫助病人與家人都能過正常的生活。
未來科技還可以幫很多忙。石崇良認為,讓資通訊業者建設網路與設計產品,目前已經有皮鏡、內視鏡、眼鏡,未來持續延伸到呼吸聲聽診,心跳輔助設備,遠距診療設備做得輕巧、普及,醫生行李箱就會是愈完整的行動診療辦公室,包含行動X光機及行動超音波機,還有智慧醫療床墊,可以偵測體溫、心跳及呼吸。
去年台灣也突破「數據孤島」,健保署與Google Cloud合作,導入AI與Google Health的臨床專業知識,啟動慢性病風險管理「AI醫療照護研究計畫」。石崇良指出,糖尿病是台灣最主要的慢性病,利用AI分析每一個人的疾病風險,透過數據推測未來三到五年可能產生的併發症風險,導入AI衛教產製出「個人衛教建議」,希望「預防勝於治療」,期待醫療界、資通訊產業一起合作,攜手病人打造新的醫療模式。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