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空運實力領航 國際記者團拜會民航局

民航局8日指出,台灣航空運輸市場持續成長,2024年全國機場服務旅客人次達6,396萬,其中桃園國際機場在國際線表現亮眼,旅客人數全球排名第15、亞太第5,貨運量則位居全球第6、亞太第4,顯示台灣在區域航空樞紐上的重要地位。
應外交部邀請來台的多國政經記者團今日拜會民用航空局,實地瞭解台灣航空業最新發展及台灣在推動航空安全永續發展的努力。民航局則重申為共同守護全球飛航安全,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民航組織(ICAO),確有其必要性。
此次記者團共有16位來自13國的國際媒體記者,長期關注國際政治與經濟議題。民航局安排參訪松山機場,透過現場觀察與交流,讓各國媒體親自體驗台灣機場的運作模式與旅客服務。
參訪時,除了詢問台灣空運市場發展情況,與會的國際媒體也希望瞭解台灣航空界的國際參與現況,以及台灣希望實際參與ICAO意義所在。
民航局長何淑萍則強調,台灣地處亞洲太平洋地區關鍵地理位置,民航局主管的臺北飛航情報區(Taipei FIR)負責龐大的空中交通流量,2024年提供約164萬架次之飛航管制服務,扮演維繫亞太區域航空安全及服務的關鍵角色。
此外,2024年我國機場總計服務約6,396萬人次旅客,而依國際機場協會(ACI)統計,2023年桃園機場國際線旅客人數排名全球第15名、亞太第5名,國際線貨運噸數則排名全球第6名、亞太第4名。
何淑萍表示,台灣為國際航空社群的一份子,但長期無法參與ICAO,仍致力確保Taipei FIR維持飛安、效率及永續發展,並持續全力遵循ICAO規範,在安全、保安、飛航服務與永續發展方面積極追求卓越。各國積極參與ICAO,臺灣民航局亦不應被排除。
何淑萍指出,台灣是海島,在對外聯繫與經貿發展上高度仰賴航空運輸,因此積極推動與各國交流合作,確保安全與便捷的對外連結。台灣一向高度重視飛航安全,ICAO應讓台灣參與,與各國共同打造安全且永續的全球航空環境。
對此,與會國際媒體也認同全球民航治理須確保體系完整,而台灣憑藉其專業實力與關鍵區域地位,更應納入ICAO平台,參與國際討論並能及時掌握ICAO系統性資料。
民航局表示,台灣擁有成熟的航空市場與先進的產業鏈,不僅是全球供應鏈的重要一環,更是國際航空運輸的關鍵夥伴。未來將持續透過國際交流與合作,爭取更多國際理解與支持,呼籲ICAO正視臺灣的專業貢獻與參與訴求。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