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專著「台灣人工智慧基本法之研議與形成」聚焦政策藍圖、國際趨勢

人工智慧法律國際研究基金會今(19)日發表最新學術專著「台灣人工智慧基本法之研議與形成」,本書全面聚焦台灣人工智慧(AI)基本法的政策藍圖與制度設計,完整呈現立法研議軌跡,並深入剖析AI立法趨勢及AI治理的最新動向。
這本專書從人工智慧法律國際研究基金會的民間版本草案出發,記錄理念萌芽到草案成形的歷程、台灣AI法律架構的重要里程碑,以前瞻視角匯聚國內外學者與專家的深刻見解,以及這幾年與國際對話的部分精要。內容兼具專業深度與政策啟發,不僅呼應基金會「推動台灣AI法制建構、連結國際對話」的使命,也為研究AI基本法及相關法制發展的重要參考資料。
「台灣人工智慧基本法之研議與形成」首先指出,隨著AI快速發展,各國雖多以政策指引或倫理準則作為初步規範,但已逐步邁向制度化與法律化。台灣此刻推動AI基本法,不僅可避免長期停留於軟法層次,更能搶占國際先機。
書中對基金會提出的基本法草案進行完整解析,涵蓋立法目的、主管機關、主要政策、倫理原則、權利保障與產業發展六大核心。立法目的在於建設智慧國家、促進產業發展、保障人民權利與社會福祉,並提升國際影響力;主管機關則建議以數位發展部為中央統籌,並由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分工辦理,以利推動跨領域應用。
國際比較方面,本書納入美國、歐盟、德國、日本、南韓與中國大陸的最新經驗。歐盟率先全球通過「人工智慧法」,以風險分類模式規範高風險與生成式AI;美國提出「AI權利法案藍圖」,雖尚未立法,卻以安全、公平、隱私與透明為核心;德國採「由下而上」的立法模式,聚焦自駕車與醫療等領域;日本則以軟性倫理指引為主,輔以產業修法。這些國際經驗,為台灣提供了寶貴借鏡。
同時,本書也回應後疫情時代生成式AI(如ChatGPT)崛起所帶來的法律挑戰,深入分析其對隱私、資訊透明與社會信任的影響,並提出台灣在政策與法制上的前瞻建言,展現了連結國際的高度與格局。
人工智慧法律國際研究基金會董事長朱兆民表示,台灣版本人工智慧基本法是一部具有國際台灣特色的法律,採用傘形架構,將原則性框架入法,建構台灣AI法治的上位法源,使各部會能向下制定具體規範,協助形塑台灣AI產業的健全發展環境。
人工智慧法律國際研究基金會執行長張麗卿分享,這本專書的問世,不僅凝聚許多學者專家的研究成果,也展現基金會在AI法律領域持續耕耘的努力。特別是「人工智慧基本法草案」於立法院熱烈討論之際,本書出版有助台灣制定符合本土需求、並兼顧國際趨勢的AI基本法,推動台灣AI法制更上一層樓。
在今日的新書發表會上,多位產官學者出席,分享對本書的看法與AI基本法的重要意義。致詞者包含實踐大學董事長謝孟雄、刑事法學會榮譽理事長甘添貴、行政院前政務委員鄧振中、法務部前部長蔡清祥、司法院前大法官蔡明誠、美國智庫Hudson Institute資深研究員許毓仁、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常務董事兼智慧醫療組召集人林信一、政治大學法律學院前院長許政賢、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院長陳鋕雄,以及立法委員吳宗憲、葛如鈞等人,參與貴賓更貫穿產官學界。
訂閱《科技玩家》YouTube頻道!
💡 追新聞》》在Google News按下追蹤,科技玩家好文不漏接!
📢 2萬5有找!Meta首款內建螢幕Meta Ray-Ban Display眼鏡 支援AI、可手勢控制
📢 糗!Meta全新Ray-Ban Display智慧眼鏡 二度實測翻車「無法接電話」
📢 整理包/蘋果iOS 26升級9大重點一次看!全新液態玻璃設計 這些舊iPhone也能用
📢 便宜資費懶人包/5G拚399方案、4G還有不限速吃到飽價格曝光
📢 來考首張AI證照!免費「Google Gemini教師證書」完整教學 還有2張證書可以領/a>
📢 免費貼圖5款!「狗都沒你那麼累」說中社畜心聲 這款接任務終身使用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