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深化ESG發展 張忠謀手繪表格奠定永續DNA

台積電企業永續副處長張麗絨解析「台積公司永續報告書」精髓。記者曾吉松/攝影
台積電企業永續副處長張麗絨解析「台積公司永續報告書」精髓。記者曾吉松/攝影

台積電資深副總暨ESG委員會主席何麗梅今(12)日在「2025亞太永續博覽會—共榮x成長論壇」中表示,台積電自2011年成立ESG委員會以來,真的覺得做出一些成績,包括水資源管理、循環經濟、生態社會共同體。她更親曝14年前,創辦人張忠謀隨身拿了一張紙,清楚畫了一張表,這張表的橫軸上寫著「我們在哪一方面可以對社會有貢獻」,縱軸是說「我們要做什麼事情才可以對社會有貢獻」,這張表也是台積電ESG的起源,把台積電永續的DNA一點一滴地紮進日常營運當中。

台積電企業永續副處長張麗絨隨後說明台積電永續報告書如何驅動重大議題及資源循環管理。她說台積電自2016年起,正式啟動重大性分析,以確保企業永續策略能聚焦於對公司與社會最重要的議題。

每一份永續報告書中,台積電都針對重大議題設定明確的策略與目標,並透明揭露年度績效與行動成果。公司同仁常笑稱,「每一年都要有新作為」,因為唯有持續創新,才有內容可以呈現在報告書中。

透過永續報告書,台積電展現了從內部管理到外部合作的逐步進展。以過去三年的焦點案例為例:2015年,報告書聚焦二手電腦再生,推動資訊設備循環利用;2016年,重點轉向化學品回收再利用,強化廠內資源管理;2024年,則延伸至廠外合作,與供應商攜手建立國內零廢中心,將廢棄物管理提升到資源循環的新層次。這些案例不僅展示了台積電在永續管理上的實際落地,也突顯報告書在公司文化與行動上的驅動力。

此外,台積電持續參考國內外標竿企業的永續行動與資訊揭露,並以此檢視自身表現。公司強調「All-in」精神,關注各領域的最佳實務,並學習可借鏡之處,以推動更高標準的企業治理。例如,台積電在水資源管理上,也積極對標國際先進企業的做法。多年前,部分國際標竿企業已設定水資源管理目標,台積電見賢思齊,2024年將Water Positive 列為重大議題管理目標,規劃於2040年達到百分之百水資源正效益。

目前,台積電已整合再生水利用、海水淡化及地下水涵養等多項措施,並持續研發與投入創新技術,期望在水資源管理上取得新突破。公司表示,未來將進一步投入水資源復育,並將相關成果透明揭露於報告書中,與利益相關者分享。

張麗絨強調,永續報告書的核心在於透明、可衡量與持續改進。透過年度績效揭露、國際標竿學習與全員參與,台積電打造了從內而外、由下而上的永續管理文化,使企業在環境、社會及治理(ESG)上持續進步。未來台積電將持續以永續報告書為基礎,深化資源循環管理與水資源永續,並透過創新與透明的行動,確保公司永續治理與科技領先地位同步發展。

台積電資深副總經理暨ESG委員會主席何麗梅出席「2025亞太永續博覽會—共榮x成長論壇」。記者曾吉松/攝影
台積電資深副總經理暨ESG委員會主席何麗梅出席「2025亞太永續博覽會—共榮x成長論壇」。記者曾吉松/攝影

台積電 水資源

延伸閱讀

外資連9買台股 連11買台積電累計逾8.55萬張

台積電能衝多高?網樂觀喊「至少1800」:遲早突破2000

在屏東打造產業聚落 台積供應鏈園區 動了

ESG 基金 長線釣大魚

相關新聞

台積電深化ESG發展 張忠謀手繪表格奠定永續DNA

台積電資深副總暨ESG委員會主席何麗梅今(12)日在「2025亞太永續博覽會—共榮x成長論壇」中表示,台積電自2011年...

廣達楊麒令:訂單多到想像不到 墨西哥廠明年初投產

代工廠廣達執行副總經理暨雲達總經理楊麒令今天說,「訂單還是多到我們想像不到」,廣達除了在美國加州及田納西州持續擴產之外,...

童子賢看手機市況:零組件表現佳 下半年可望迎「平靜的秋天」

針對今年下半年手機市況,和碩(4938)董事長童子賢12日重申,零組件產業七月跟八月還不錯,所以自己本來的憂慮有一點比較...

DVCon兩地主席率團拜訪科政中心 促進台日深化IC設計交流

SEMICON Taiwan 2025國際半導體展本周盛大登場,吸引全球半導體產業鏈業者齊聚,交流熱絡。DVCon Ja...

強化資安韌性!SEMI E187認驗證制度正式啟動

數發部數產署與台積電、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及工研院合作,推動半導體設備資安標準SEMI E187,今天舉行啟動...

系統電董事長李益仁擔任加百裕副董事長 雙方合作欲擴大市場觸角

加百裕與系統電深化合作,繼今年5月雙方簽訂策略聯盟備忘錄,今天加百裕公告選任副董事長,由系統電董事長李益仁擔任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