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飛凌高層看好 RISC-V 車用滲透率 2028年將在台積電德國廠生產

車用半導體龍頭英飛凌今年3月宣布將推出RISC‑V架構的汽車微控制器(MCU),英飛凌汽車電子事業部資深副總裁Hans Adlkofer指出,汽車電子電氣架構從分散式轉向集中式,未來車上將有大型中央運算單元,而該部分將以RISC-V架構為主,並於台積電(2330)在歐洲投資的ESMC工廠生產。
英飛凌近兩年來動作頻頻,而其2025年3月宣布支持RISC-V,將在AURIX品牌產品線推出基於RISC-V架構的MCU,預計2026年提供樣品給合作夥伴開發產品,並於2028~2029年量產,地緣政治效應下,被視為是英飛凌提高技術自主的一步棋,同時也是RISC-V陣營的一大勝利。
Hans表示,公司對於RISC-V採取堅定且積極投入的態度。他解釋RISC-V為一個開放的產業標準 (open industry standard),英飛凌此舉並非要跟同業做價格競爭,而是希望透過合作,共同推動RISC-V架構成為行業的開放標準。
他解釋,RISC-V在汽車領域的應用,主要集中在需要高算力的應用場景,而中央運算單元 (Central Computing Unit)正好是RISC-V主要發揮之處,因為中央單元對算力有非常高的要求。
他解釋,未來的汽車架構將從現在分散式功能單元轉向一個大型的中央計算單元。中央計算單元會搭配4~5個區域控制器 (Zone Controller),區域控制器可能會使用TriCore或RISC-V架構,英飛凌是少數具備3種核心架構的公司。
然而RISC-V的生態圈發展是否夠成熟?Hans表示RISC-V具有高兼容性,並且融合MCU陣營的優勢,雖然Arm功耗方面表現較好,但RISC-V在算力上具有潛力,未來RISC-V跟Arm會是並行發展,沒有誰取代誰。
Hans指出,RISC-V核心架構的MCU未來預計將會在台積電歐洲廠ESMC生產,而其他區域控制晶片MCU會在英飛凌既有工廠生產。台積電與羅伯特博世、英飛凌及恩智浦在2023年宣布合資成立歐洲半導體製造公司 (ESMC)。
英飛凌主管表示,在2028~2029年RISC-V晶片量產後,他認為十年後(2035年)或許RISC-V架構處理單元的數量占汽車比率會非常大,亦即會超越Arm,因為汽車對算力需求持續增加,不過,若低階車種或許會提高Arm架構晶片的使用量。
英飛凌來台投資30周年,故OktoberTech Taipei科技創新論壇也首度在台灣舉行,英飛凌執行長Jochen Hanebeck親自出席,表示:「OktoberTech是推動技術創新與策略合作的平台,除很高興首次在台北舉辦,未來也期盼與生態圈合作夥伴緊密合作。」當天論壇也廣邀重要夥伴如緯穎、光寶、台達電高層站台。
英飛凌近年積極透過併購與投資強化汽車乙太網路(automotive ethernet)、MCU(微控制器)與製造能力的領導地位。2025年4月,英飛凌以約25億美元收購美商Marvell的汽車乙太網部門,以提升車用通訊與網路生態系整合性,又宣布投入RISC-V架構,主要著眼於SDV(軟體定義汽車)及智慧座艙是汽車產業電氣化之後的兩大核心趨勢。
訂閱《科技玩家》YouTube頻道!
💡 追新聞》》在Google News按下追蹤,科技玩家好文不漏接!
📢 蘋果懶人包8新品/iPhone Air僅5.6mm、AirPods Pro 3增即時翻譯
📢 Joeman搶先開箱iPhone 17實機!狂讚「2大相機功能」:真的超實用
📢 iPhone 17讓蘋果舊換新全面掉價!舊機1天少5千 新價格一次看
📢 愛瘋17沒漲價還便宜3500!29900起1圖看全系列價格、容量、顏色、規格
📢 預購買哪款iPhone 17?iPhone Air只有eSIM 圖解4支手機差異
📢 iPhone 17 Pro配色翻車?「宇宙橙」遭網狂吐槽:像極了垃圾桶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