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環球晶董座徐秀蘭:半導體發展須強化韌性與永續 才能立足全球

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今日出席SEMICON Taiwan 2025展前記者會時指出,全球供應鏈局勢正快速變動,台灣半導體產業若要持續壯大,必須跳脫過去單靠低成本與規模經濟的韌性模式,轉而追求在地化(localization)、淨零碳排(net zero)、循環經濟,以及從 Just in Time 轉向 Just in Case 的新思維。她坦言,這樣的轉型將提高成本並降低效率,但卻是確保供應鏈安全的必要條件。
徐秀蘭說,全球市場正期待供應鏈逐步在地化,並強化關鍵材料自主化,以避免受制於國際政治與供應瓶頸。這其中政府與業界都扮演重要角色:政府應推動政策,鼓勵台灣生產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尤其是對環境影響重大的溫室氣體及高汙染化學品的替代品;同時,產業界也積極投入研發,例如再生光阻劑、再生 IPA(異丙醇)等循環利用技術,展現了產業在永續發展上的決心。
針對未來半導體產業的方向,徐秀蘭提出四大重點:
材料自主率提升 — 關鍵材料必須自製,或透過策略合作掌握來源。
永續整合 — 透過綠色製程與循環經濟,降低對環境的衝擊。
國際合作與競合 — 自主研發的同時,也要深化與全球夥伴的合作。
政策與人才支持 — 政府政策引導與人才培育,將是產業「強、穩、永續」的基石。
她指出,台灣半導體過去在成本控制與效率上具備優勢,但隨著外部環境挑戰日益嚴峻,未來的競爭力將取決於能否兼顧自主研發、供應鏈韌性與永續發展。
徐秀蘭表示,半導體不僅是台灣經濟的命脈,更是全球科技發展的核心。唯有透過長期投入研發、確保供應鏈穩健並落實永續,台灣才能在國際舞台上持續發揮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