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柯文哲返老家…「吃屎哥」突現身撒冥紙、與小草互嗆 遭警帶走送辦

志聖工業搶攻 AI 封裝商機 多元應用布局未來十年成長

志聖攜手G2C+聯盟舉辦半導體展前記者會。記者尹慧中/攝影
志聖攜手G2C+聯盟舉辦半導體展前記者會。記者尹慧中/攝影

志聖(2467)今日攜手G2C+聯盟舉辦半導體展前記者會,志聖提到,志聖工業不僅是台灣少數同時在先進PCB與半導體封裝設備領域均有深度參與的業者,更在AI伺服器上游供應鏈扮演關鍵角色。隨著美系雲端大廠持續上修資本支出,志聖已將自身定位於AI封裝浪潮的核心推手,準備迎接下一波高速成長循環。

志聖提到,築基60載,正迎來轉型關鍵時刻。創立於1966年的志聖,從烤箱與PCB設備起家,如今已成為半導體先進封裝鏈的重要一環,並透過G2C聯盟,在林口、新竹、台中佈局據點,就近服務晶圓代工(Foundry)與封裝測試(OSAT)客戶,深耕台灣西部「黃金廊道」完整供應鏈。

隨著AI技術逐步邁入「感知、生成、推理、實體」四階段,先進封裝成為推動摩爾定律延續的關鍵。法人提到台積電2022年至2026年的產能擴張顯示,AI測試、CoWoS與SoIC的年均成長率分別高達80%、80%與100%。這意味著設備供應商若能跟上製程迭代速度,將同步受惠。

志聖強調,從隨著2012跟隨國際大廠開發先進封裝設備後,先進封裝技術不斷演進。設備精度需求不斷提高,2025年上半年先進封裝營收已占40%,近五年有10倍成長。看好AI應用的發展,加上本就是PCB產業設備領導廠商的角色,也緊抓著HDI for AI技術的迭代提供Desmear PTH、壓膜、撕膜等關鍵製程設備,PCB產業占上半年51%營收,其中先進PCB近五年有7倍的成長。因應兩大成長動能公司已提前投入工程人力,三年來增幅達三成,為未來十年奠定基礎。

2025年上半年志聖營收28.19億元,年增16.1%,其中AI產業鏈上的設備營收占比已超過65%。兩個主要成長動能,分別是先進封裝、先進PCB兩大關鍵產業。公司表示未來將持續聚焦於AI應用,不僅限於CoWoS,也涵蓋WMCM、SoIC、HBM、Burn-in測試與IC載板、先進HDI,並進一步延伸至再生晶圓及玻璃基板等新興領域。

志聖強調,在AI產業鏈有更大的廣度與深度。因為AI發展的多元化下,提出現在正是設備商最好的年代:產業界限模糊化製程多元發展。從Foundry向下整合、OSAT向上發展的「Foundry 2.0」正成形加上PCB產業中AI相關產品也逐步銜接。OSAT自2024年起承接更多代工業務,為設備業者創造多元合作機會。志聖已成功將真空壓力烤箱設備導入OSAT製程,並逐步擴展至CoW段。隨著HPC晶片同時,公司也跟隨全球十大OSAT客戶布局海外,雖短期費用將增加,但憑藉高附加價值產品競爭力,預計未來會大幅挹注營收。

延伸閱讀

志聖帶頭 G2C+聯盟五週年 研發團隊已逾500人

日月光先進封裝+AI 測試雙引擎、股價攻漲停 法人:問題都「匯」過去

崇越:將發表全台獨家藍寶石單晶基板 解高階封裝難題

台積電新先進封裝續留嘉義 擬在二期園區投產

相關新聞

環球晶董座徐秀蘭:半導體發展須強化韌性與永續 才能立足全球

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今日出席SEMICON Taiwan 2025展前記者會時指出,全球供應鏈局勢正快速變動,台灣半導體產...

SEMI全球理事主席吳田玉:供應鏈不確定因素 不要期待換總統就能改變

SEMI全球董事會執行委員會主席、同時也是日月光集團營運長吳田玉今日在SEMICON Taiwan 2025展前記者會表...

美維持MAGA對抗或轉向溫和 決定2030全球半導體格局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8至9日舉辦第38屆MIC FORUM Fall《馭變:科技主權 全球新局》研討會,8日預...

主權AI熱潮驅動資料中心轉型 台廠迎AI伺服器新商機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於9/8-9/9舉辦第38屆MIC FORUM Fall《馭變:科技主權 全球新局》研討會...

環球晶:半導體競爭轉向材料及韌性 台灣要強穩永續

SEMICON Taiwan將於9月10日登場,今天舉辦展前記者會。半導體矽晶圓廠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表示,半導體產業的競...

均豪衝刺半導體設備市場 今年相關營收可望成長逾三成

均豪(5443)董事長陳政興8日表示,受惠於再生晶圓CMP設備進入大量出貨期,今年上半年均豪個體半導體設備占營收比重已超...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