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柯文哲返老家…「吃屎哥」突現身撒冥紙、與小草互嗆 遭警帶走送辦

iPhone 17售價凍漲與新色助攻 將爆換機潮…蘋概三王歡呼

蘋果 (Apple) iPhone 17全系列即將發表。(路透)
蘋果 (Apple) iPhone 17全系列即將發表。(路透)

蘋果iPhone 17系列新機發表倒數計時,受惠價格普遍「凍漲」與新色系助攻,換機潮蠢動。美國市場民調率先出爐,高達近七成iPhone用戶有意換機;台灣市場在三年換機合約大周期屆滿推升下,預料新機買氣與換機規模將更勝去年iPhone 16系列。

iPhone 17系列新機換機潮可期,法人看好,「蘋概三王」鴻海(2317)、台積電(2330)、大立光(3008)等供應鏈都將受惠,扮演年底科技股衝鋒領頭羊。

iPhone 17系列可望在蘋果美國時間9日的秋季發表會亮相,預期有iPhone 17、iPhone 17 Air、iPhone 17 Pro及iPhone 17 Pro Max等四款新機。其中,iPhone 17 Air可望是「史上最輕薄iPhone」,其餘機種入門售價也可望幾乎維持與上一代相當,隨規格升級、價格普遍「凍漲」,成為一大賣點。

另一方面,傳出蘋果今年為iPhone 17系列打造「活力橘」新色系,以高飽和度的鮮豔橘子來達到全新視覺焦點,藉此吸引更多年輕族群,一改過往以冷色系為特殊色的慣例,同步助攻買氣。

蘋果今年秋季新品發表會主題為 「Awe dropping」,根據蘋果先前發布的活動主視覺動畫,該動畫是一個發光的蘋果Logo,散發藍色漸層光芒,並且從冷色系的藍色,動態變化到暖色系的橘色,隱約透露新機的特殊色將從冷色系變革到暖色系。

iPhone 17系列新機話題火熱,知名智慧手機比價平台SellCell出具最新調查報告發現,美國有近七成iPhone用戶預計升級至iPhone 17系列新機,凸顯美國市場換機意願相當高。

SellCell指出,此次於8月針對超過2,000名美國iPhone用戶調查,約68.3%現有用戶打算購入iPhone 17系列新機,較去年iPhone 16系列的61.9%明顯增加。其中,iPhone 17 Pro與iPhone 17 Pro Max為最多既有用戶想升級機型。

台灣市場換機潮同步可期。業界人士指出,近年國內電信商推動iPhone購機合約多以三年為期,推算三年前的機種是iPhone 14系列,也就是搭載蘋果末代充電口「Lightning」的機型。

蘋果從iPhone 15系列開始全面改用Type C接口,加上許多手機周邊同步採用Type C,三年前買iPhone 14的果粉為避免成為「末代Lightning孤兒」,加上合約已到期,且三年來iPhone電池壽命已達極限,這次加入換機的意願大幅提升。

供應鏈方面,業界透露,鴻海仍是蘋果最重要組裝夥伴,取得多數高階機種代工份額,大立光供應高階鏡頭模組,台積電依然獨家代工iPhone處理器,都將受惠新機換機潮。

iPhone 蘋果 美國

延伸閱讀

GIS 奪蘋果三大訂單

小摩:美國關稅對iPhone 17售價影響甚小 只有17 Pro可能漲價

iPhone 17最薄機採eSIM 恐難登陸

iPhone17發布在即!大陸深圳華強北手機殼搶先開售 富士康員工每天都加班

相關新聞

環球晶董座徐秀蘭:半導體發展須強化韌性與永續 才能立足全球

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今日出席SEMICON Taiwan 2025展前記者會時指出,全球供應鏈局勢正快速變動,台灣半導體產...

SEMI全球理事主席吳田玉:供應鏈不確定因素 不要期待換總統就能改變

SEMI全球董事會執行委員會主席、同時也是日月光集團營運長吳田玉今日在SEMICON Taiwan 2025展前記者會表...

美維持MAGA對抗或轉向溫和 決定2030全球半導體格局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8至9日舉辦第38屆MIC FORUM Fall《馭變:科技主權 全球新局》研討會,8日預...

主權AI熱潮驅動資料中心轉型 台廠迎AI伺服器新商機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於9/8-9/9舉辦第38屆MIC FORUM Fall《馭變:科技主權 全球新局》研討會...

環球晶:半導體競爭轉向材料及韌性 台灣要強穩永續

SEMICON Taiwan將於9月10日登場,今天舉辦展前記者會。半導體矽晶圓廠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表示,半導體產業的競...

均豪衝刺半導體設備市場 今年相關營收可望成長逾三成

均豪(5443)董事長陳政興8日表示,受惠於再生晶圓CMP設備進入大量出貨期,今年上半年均豪個體半導體設備占營收比重已超...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