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羈押一年終於要回家了!柯文哲戴好電子腳鐶 14:17步出法庭

兒捲性侵風波 龔美富「被離職」?她分析三立老闆親斬創台元老原因

午後雷雨來了!9縣市大雨特報 恐一路下到晚上

半導體展聚焦先進封裝 輝達態度牽動CoWoP進展

SEMICON Taiwan 2025國際半導體展本周登場,在先進封裝,除了CoWoS外,市場聚焦包括FOPLP、CoPoS、以及CoWoP等技術進展,人工智慧(AI)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對於相關技術青睞程度,牽動未來先進封裝發展方向。

由於半導體先進微縮製程面臨物理侷限,加上AI以及高效能運算(HPC)等高階晶片異質整合設計趨勢,需要搭配先進封裝技術提升效能,先進封裝已不是半導體先進製程的配角,而是提升高階晶片效能的核心技術。

除了台積電主導的CoWoS(Chip-on-Wafer-on-Substrate)、InFO、SoIC外,CoWoS面板化CoPoS(Chip on Panel on Substrate)技術、扇出型面板封裝(FOPLP)、以及市場傳出輝達(NVIDIA)有意導入的CoWoP(Chip-on-Wafer-on-PCB)技術,也成為關注焦點。

其中大尺寸扇出型面板封裝(FOPLP)已是台廠布局重點,群創建置由面板產線轉型的FOPLP封裝應用產線,今年有具體成果,力成強攻FOPLP產線,預計2027年可貢獻營收;日月光投控投資2億美元,在高雄建置大尺寸FOPLP產線。此外,傳動元件廠上銀布局FOPLP晶圓移載設備,設備廠由田取得FOPLP檢測設備訂單。

Manz亞智科技布局玻璃基板為基礎的重布線層(RDL)製程設備,應用在面板級先進封裝;鈦昇供應相關設備,間接切入歐系電源管理晶片廠商。

從客戶端來看,市場人士分析,包括恩智浦(NXP)、意法半導體(ST Microelectronics)、超微(AMD)、高通(Qualcomm)等,與台廠合作採用面板級封裝,應用在手機、車用和穿戴裝置的電源管理晶片,低軌衛星射頻(RF)晶片也會採用FOPLP,未來FOPLP有機會用在AI晶片。

在CoPoS技術,業界傳出,台積電可能在2026年透過旗下采鈺設立首條CoPoS實驗線,不排除在台積電興建的嘉義先進封測七廠生產,目標規劃2028年底至2029年量產。

業界說明,CoPoS面板級封裝可「化圓為方」,提升晶圓面積利用率,也可用玻璃中介層取代矽中介層通孔、玻璃基板取代有機載板,因應大尺寸面板級封裝翹曲課題、成本也較具競爭力,可提升傳輸效能,正是備受矚目的先進封裝技術。

觀察CoPoS台廠供應鏈,投顧法人點名印能、晶彩、均華、大量、家登、致茂、友威科、弘塑、辛耘、志聖、群創、欣興、南電、健鼎、華通等。

另一方面,市場傳出輝達在未來研發趨勢考量CoWoP技術,不排除可能用在2027年下半年推出的Rubin Ultra平台。

CoWoP技術可省略CoWoS晶片堆疊在基板上(Wafer-on-Substrate)製程,直接將整合矽中介層的晶片堆疊(Chip-on-Wafer)置於印刷電路板(PCB),讓原本基板的功能由PCB承擔。

美系外資法人分析,CoWoP技術省去基板層,可讓輝達的NVLink高速互連技術,直接聯繫繪圖處理器(GPU)和PCB板,能大幅提升AI晶片散熱冷卻效果,也可擺脫特定封裝材料產能瓶頸的問題,並解決大面積AI晶片先進封裝翹曲及散熱課題,

不過亞系法人指出,CoWoP技術在PCB板線寬間距(Line/Space, L/S)微縮技術課題尚待克服;先進封裝製程若整合至PCB生產中,無塵室規格要大幅升級,整體來看,CoWoP良率尚未成熟,目前談論CoWoS轉型至CoWoP仍言之過早,供應鏈能否就緒,也是CoWoP技術量產的關鍵。

晶片 台積電 大尺寸面板

延伸閱讀

半導體展登場 聚焦CoWoS先進封測及台美布局

半導體展聚焦

高通晶片委外 暫不選英特爾

無懼陸監管壓力?傳阿里巴巴等陸科企仍渴望購買輝達晶片

相關新聞

台商「何處是兒家」?和碩高層:電子五哥25年來忙搬廠

從和碩高層一句輕描淡寫的「25年來忙搬廠」,道盡了這群產業巨人的成就、無奈與辛酸。

關稅海嘯第一排!瀧澤科宣布週休三日 只是產業寒冬的序幕?

盛夏未盡,台灣工具機產業卻遭逢前所未有的寒流。

Dyson 發表兩款創新吸塵器 V16 主攻旗艦、PencilVac 顛覆輕巧

全球科技公司Dyson日前於德國柏林舉行新品發表會,揭曉迄今最大規模的科技創新成果。Dyson創辦人James Dyso...

赴台參展「刷存在感」德國盼台帶動半導體產業成長

SEMICON Taiwan國際半導體展10日登場,德國官方今年首度設立德國館。隨團赴台的半導體專家梅爾行前接受中央社專...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