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客訴買到發霉月餅 微熱山丘道歉「停止生產並退費」

向北約喊話!川普揚言將對俄國「實施重大制裁」 籲對大陸徵收高關稅

又是自燃意外!高鐵晚間傳「行動電源起火」 急疏散乘客3人遭燙傷

國泰世華教戰 解鎖越南市場

國泰世華銀行於越南河內舉辦「2025稅務投資趨勢論壇」,副總經理苗華本(右三)、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右一)皆前往河內參與。胡志明市分行行長呂偉傑(右二)表示,這場論壇為企業與專家搭建重要的交流平台。 國泰世華銀行/提供
國泰世華銀行於越南河內舉辦「2025稅務投資趨勢論壇」,副總經理苗華本(右三)、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右一)皆前往河內參與。胡志明市分行行長呂偉傑(右二)表示,這場論壇為企業與專家搭建重要的交流平台。 國泰世華銀行/提供

國泰世華銀行布局東南亞市場多年,不僅在越南境內提供涵蓋企業與個人化的全方位金融服務,亦舉辦多項論壇與研討會,協助企業客戶探索在越南長期發展的機會。

因應全球政經局勢快速變動,國泰世華銀行胡志明市分行近日在越南河內舉辦「2025稅務投資趨勢論壇-解鎖越南市場:企業的機會與挑戰」,聚焦全球貿易格局重塑下,企業如何因應越南的稅務與投資挑戰,並掌握供應鏈重組所帶來的發展契機。

此次論壇不僅由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提供投資趨勢與策略洞察,亦由KPMG等多位講者分享最新稅法變動與美國關稅政策對越南企業營運與外資布局的具體影響,協助企業客戶掌握越南稅務環境與投資趨勢,強化風險管理與市場競爭力。

國泰世華銀行副總經理苗華本指出:「過去幾個月,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升溫,關稅政策不僅重塑主要經濟體的策略方向,更深刻影響全球供應鏈、資金流向與稅務規劃。越南在此波變局中扮演關鍵角色,既是新興製造重鎮,也是全球價值鏈的重要節點,吸引愈來愈多國際政策與企業的關注。」

林啟超分析,關稅衝擊促使企業重新配置供應鏈,越南因應此趨勢,可能大幅擴展當地製造的比重,避免洗產地並擴大「Made in Vietnam」的生產比例;同時,為降低對單一市場進口的依賴,越南出口市場將加速多元化布局,聚焦歐盟、東協鄰國等市場;此外,越南政府也將強化「越南製造」的原產地證明的查核,並加強對標示與出口流程監管,以提升國際信任與合規性。

國泰世華銀行胡志明市分行行長呂偉傑表示:「在全球政經環境劇烈變動的時刻,這場論壇提供了企業與專家交流的重要平台。國泰世華很榮幸能邀集各領域專家共同探討越南的未來發展與企業應對策略。我們相信,透過跨界合作與專業分享,能協助企業在越南市場穩健成長,掌握新一波機遇。」

國泰世華銀行自2005年於廣南省茱萊設立首家分行,2022年遷址至胡志明市,目前在越南設有胡志明市分行、河內代表人辦事處及廣南代表人辦事處。2025年適逢國泰世華在越南營運滿20周年,胡志明市分行將積極響應總行「亞洲區域型銀行」的發展目標,持續拓展在地服務深度與廣度。

越南 華銀 國泰世華

延伸閱讀

中信銀跟隨台商腳步 深化美日等海外6國布局

連旅遊業也追上!越南上半年GDP成長7.5% 分析:可望彎道超車泰國

吳淡如驚爆「被迫睡廁所」!入住越南飯店 打地舖畫面流出

越南轉讓碳權予IBRD 賺錢兼兌現國家自定貢獻

相關新聞

前七月信用卡簽帳額創高 繳稅季、旅遊旺季助攻 全年可望超越去年

繳稅季、旅遊旺季助攻,今年7月、前七月累計信用卡總簽帳金額皆創史上新高。金管會銀行局昨(11)日公布統計,7月32家國銀發行的信用卡簽帳金額達6,533億元,累計前七月共2兆9,031.3億元,創史上同期新高。金管會預期,若今年成長趨勢持續強勁,全年簽帳金額可能超越去年的4.6兆元。

轉帳給自己竟被鎖帳戶!行員發問「走哲學路線」 釣出同行回應

為了防堵詐騙,銀行啟動不少管制措施,一名網友分享,自己只是把錢轉到名下其他帳戶,竟然就被銀行鎖帳戶,到臨櫃處理時,行員問「為何要轉帳給自己?」讓他當場傻眼。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國泰世華教戰 解鎖越南市場

國泰世華銀行布局東南亞市場多年,不僅在越南境內提供涵蓋企業與個人化的全方位金融服務,亦舉辦多項論壇與研討會,協助企業客戶...

熱錢湧…台幣本周升3.69角 收30.246元

美國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月增率高於預期、最新初領失業金人數增加,市場預期美聯準會將連續降息,台北股匯昨(12)日...

外資狂掃台股…央行阻升 連2天買匯逾10億美元

外資連日大買台股,使得台股大盤指數屢創新高,然而,外資蜂擁進場也已成為央行阻升台幣匯率的最大壓力。據匯銀人士透露,央行已...

中信金海外布局加速度 對等關稅衝擊…審慎應對經濟情勢

中信金昨(12)日舉行法說會,中信金總經理高麗雪表示,下半年經濟情勢須審慎應對,對於川普關稅影響,已針對客戶曝險進行檢視...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