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高院撤銷柯文哲交保裁定 他斷言「阿北沒事」支持者不用擔心

聯合航空波音737故障!緊急迫降日本關西機場 逾百乘客撤離畫面曝

併購三商美邦? 中信金總座高麗雪首度對外回應

中信金總經理高麗雪表示,中信金長期仍以「銀行7、非銀行3」,亦即7比3的比重來推進銀行及非銀行的配比。圖/中信金提供
中信金總經理高麗雪表示,中信金長期仍以「銀行7、非銀行3」,亦即7比3的比重來推進銀行及非銀行的配比。圖/中信金提供

中信金總經理高麗雪今日主持中信金法說會前記者會時回應三商美邦的併購傳聞指出,中信金不對個案評論,經營策略仍以客戶所需要的關係與服務為出發點,其中不論是否併購壽險公司,高麗雪也指出,中信金長期仍以「銀行7、非銀行3」,亦即7比3的比重來推進銀行及非銀行的配比。中信金若有適當的機會將評估併購,但也會重視不透過併購的自發性成長。

高麗雪也表示,上述的7比3的比重,不僅在於獲利,也在於從資產與資本分配與客戶關係的角度來著眼,尤其銀行與客戶之間的長期信賴關係、往來關係均較高,因此長期仍希望為7比3的比重。

台灣人壽策略長葉栢宏則指出,明年接軌ICS(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新制的償付能力,會有125%的水準,後續若有業務擴張,包括併購,都會納入償付能力的考量。

葉栢宏也指出,接軌時的CSM(合約服務邊際,指保單生效日起預估全期可獲得的利潤)會有1200億元以上水準,至於台灣人壽的投資型保單快速成長,對於CSM的貢獻相對有限,葉栢宏則回應,投資型保單的貢獻主要在於ROE(股東權益報酬率),由於投資型保單不耗資本,因此符合台壽追求ROE最大化的目標;他也指出,倘若以市占來觀察,台壽下半年的投資型保單仍有繼續增加機會。

葉栢宏也進而說明,透過新契約保單所帶入的CSM今年會在130億左右,後續希望都能有2位數成長,中期目標希望拉至一年150億至200億元水準。葉栢宏也說明,目前CSM對稅前盈餘的釋出率大約在7%至8%,之後隨著新契約的加入,希望每年CSM對稅前盈餘的釋出率能達到2位數的成長。

至於中信金集團的發債額度最新狀況指出,高麗雪表示,中信金控先前申請400億額度,目前已發205億,還有195至200億的額度可發行,保險目前則還有60億元額度可發,銀行先前申請的額度則已發完。

高麗雪也指出,7月採用金管會的責準金調整新制,已釋出151億元進入外價準備金,截至8月底有206億餘額,可緩和匯率波動帶來的影響,也可降低避險成本。台灣人壽亦在法說會上揭露,目前在台幣保單中,已避險的比率為56%,美元保單的銷售比重占比大約三分之二。

併購 保單 中信金控

延伸閱讀

中信金(2891)獲利下滑...股價卻守40!專家:壽險雖衝擊但本業仍穩賺

中信金深耕金融數位創新

中信金控8月獲利飆升、中信銀創歷史新高 Fed 9月降息有利後續表現

00919半月含息報酬0.56%拔頭籌!網不給臉:輸00940可以丟掉了

相關新聞

前七月信用卡簽帳額創高 繳稅季、旅遊旺季助攻 全年可望超越去年

繳稅季、旅遊旺季助攻,今年7月、前七月累計信用卡總簽帳金額皆創史上新高。金管會銀行局昨(11)日公布統計,7月32家國銀發行的信用卡簽帳金額達6,533億元,累計前七月共2兆9,031.3億元,創史上同期新高。金管會預期,若今年成長趨勢持續強勁,全年簽帳金額可能超越去年的4.6兆元。

你有感嗎?2024年每位勞工勞動報酬85.1萬元 經常性薪資增幅創25年最高

主計總處今(12)日發布2024年工業及服務業勞動報酬統計,主計總處表示,由於去年經濟表現不錯,廠商大方加薪及獎金發放多...

中信銀跟隨台商腳步 深化美日等海外6國布局

美國關稅政策影響台商海外布局,部分公股銀日前宣布裁撤新南向國家海外據點。中信金總經理高麗雪今天表示,上半年海外稅前獲利達...

台新期貨、元富期貨董事會通過合併 換股搭配現金方式辦理

台新新光金控(2887)旗下子公司台新期貨、元富期貨於12日分別召開董事會代行股東會,決議通過以換股搭配現金方式辦理合併...

台新證、元富證董事會通過發行新股方式合併 擴大市場版圖

台新新光金(2887)合併後子公司陸續推進合併,12日於證交所召開重訊記者會,由財務長賴昭吟說明證券及期貨合併事宜,其中...

台新證1.1264股換元富證1股合併 衝刺證券期貨版圖

台新證券與元富證券今日分別召開董事會,一致決議通過雙方合併案。合併後,台新證券將為存續公司,旨在透過資源整合與業務擴張,...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