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金融業壓力測試嚴重情境下未達標須增資 金控新一波併購競賽機會增
金管會11日公布金融業壓力測試,結果顯示共有五家壽險、三家國銀等一共八家業者,在最糟情況下未達標、面臨增資壓力,部分業者並已著手進行現增或發債。金管會沒有公布八家業者名單,但預期若屬金控下子公司,因金控對子公司負有增資維持健全營運之責,在目前旗下有壽險、銀行子公司的金控均屬資本額千億元以上的大型金控股之下,有少數業者壓力測試嚴峻情境下不及格,預期對整體金融股影響有限。
此外,若壓力測試最糟狀況下未過關的業者,屬獨立上市壽險股、銀行股,或者未上市的獨立壽險、銀行,則可能增加金融併購的機會,大型金控做為潛在「新郎」,新的併購機會除對可能的個別股股價產生帶動,也將牽涉金控股市場排名與競爭地位的洗牌。
金融圈人士指出,金管會對金融業進行公版壓力測試,關鍵在於遭遇各種突發重大風險下,其資本、淨值等財務體質是否夠強、足以因應變局,因此不論保險、銀行,其資本適足率是否足夠為關鍵。根據金管會公布結果,此次壓力測試基本全部過關,但在最糟情況下,比方新台幣一年升值8%會有五家壽險撐不住,而銀行則在嚴重情境下有三家未達標。
金融圈人士分析,以金融股目前以金控族群為核心來看,13家上市金控股中,扣除最小的國票金(2889)旗下沒有壽險也沒有實體銀行子公司,其他12家金控均屬股本千億元以上的大型金控,在金控負有維持子公司健全營運責任下,若屬金控下的壽險或銀行未能在嚴重時壓力測試過關,則金控要對其增資,相對較具籌資能力,因此初估壓力測試結果對整體金融股行情應不致有太大影響。
另外,若是獨立的上市壽險、銀行股,或者未上市櫃公司,位列八家壓力測試嚴重時未達標名單,如大股東出資增資有實質難度,則有可能走向併購一途,這可以從近期資本不足的上市壽險股三商美邦人壽(2867)傳出向潛在買家招親,看出端倪。尤其保險業2026年將接軌新會計準則IFRS 17與TW-ICS,壽險承受增資壓力的不止一家,若大股東無意掏錢增資,走向併購將是優先選項。
金融圈人士指出,若是上市銀行股,雖然沒有保險業接軌新會計準則等新制的壓力,且部分上市銀行股本身具有企業集團大股東背景,或未必尋求併購機會,且上市銀行股權值相對金控小,因此增資與否主要牽動個別股本身股價,不致影響整體金融類股表現。如果是未上市的壽險、銀行,更不會影響金融股走勢,但若有併購相關訊息,須留意併購向來對主併方短線股價不利的干擾。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