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報喜 保單解約潮放緩…前七月現金淨流入擴大至400億元

壽險保單「解約潮」緩解,根據保發中心發布的最新統計,7月壽險總保費收入2,067.2億元,保險總給付1,836億元,形成231.2億元淨流入,連兩個月淨流入,顯示民眾保單解約潮有和緩趨勢。累計今年前七月現金淨流入擴大至400億元。且保險給付件數在6月創下今年新高後,7月給付件數減少至462.9萬件。
保發中心數據顯示,7月壽險總保費收入達2,067.2億元,保險總給付1,836億元,形成231.2億元淨流入,累計今年前七月壽險保費收入累計15,248.3億元,總給付達14,848.6億元,前七月現金淨流入399.8億元;值得注意的是,保險給付件數在6月達519.8萬件創下今年新高後,7月給付件數減少至462.9萬件,前七月保險給付件數達3,271.8萬件。
對此,壽險業者指出,一般而言,6月份的保費收入跟保險給付都會比7月高,主因是通常若有新法令,多會在7月適用,因此6月壽險業容易會遇到停售效應,就導致7月的保費收入和給付金額、件數整體呈現下降。
在保單解約方面,壽險業高層表示,近二年的保單解約潮主要是因為升息的原因,大批民眾紛紛解掉手中的壽險保單尤其是美元保單,將資金轉投入美元定存或債券賺取更高報酬;而今年3月至5月之所以會出現「入不敷出」的情形,主要是因為匯率變動,不少人手中持有當年27至28元新台幣兌換1美元時買的保單,這六、七年時間也賺到利息,遇到31元新台幣兌換1美元時再賣掉,賺取匯差,而近期新台幣走勢緩和,解約潮也跟著減少。
另一位壽險業高層分析,6、7月的保費收入都回升至2,000億元之上,有三個原因,第一是壽險公司大量推出短天期商品,帶動新契約保費成長;第二是金融投資市場表現不錯,帶動投資型上品銷售;第三是壽險公司因應接軌,需要足夠的現金流,積極推動利變型商品與分紅商品,甚至拉高業務獎勵,因此保費收入有所回升。
但該高層指出,儘管現在看起來情況有所好轉,但2023年現金淨流出2,174億元,2024年現金淨流出達2,695億元,即使今年回補一些,但還有將近4,000億的缺口,壽險業不能以為危機就此度過,接下來仍需謹慎經營,面對未知的挑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