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iOS 26「液態玻璃」新介面評價兩極!果粉譏根本「芭比手機」又耗電

美H-1B新規引恐慌!白宮澄清「這情況」免繳10萬 不影響現有簽證

先別買!MacBook Pro大升級傳2026登場 6大更新、還有觸控螢幕

最低工資拚連十漲 勞動部26日將開審議會

最低工資審議會將於26日登場,勞資雙方將於會中攻防,最低工資是否連十漲受到關注。記者曾原信/攝影
最低工資審議會將於26日登場,勞資雙方將於會中攻防,最低工資是否連十漲受到關注。記者曾原信/攝影

最低工資審議會將於26日登場,勞資雙方將於會中攻防,最低工資是否連十漲受到關注。勞方代表認為,合理調幅須達4%;但資方代表主張,美國關稅不確定性仍高,加上電價已經微調,盼能綜合考量,尋求勞資平衡點。

勞動部每年第3季召開最低工資審議會,由勞、資、政、學四方委員代表,審議明年度最低工資。勞動部日前已發出開會通知,最低工資審議會將在26日舉行。

自2024年起實施《最低工資法》,取代原有基本工資審議制度,依規定,「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應參採指標,以維持勞工必需之購買力,並明定十項得參採指標。

歷年最低工資月薪調整
歷年最低工資月薪調整

主計總處預估明年CPI年增率1.76%,經濟成長率預估為4.45%,勞團呼籲,最低工資調漲幅度要反映物價上漲與經濟成長成果,合理調幅應接近4%。

台灣勞工陣線日前表達,去年經濟成長率達到4.84%,但低薪問題仍嚴峻,為確保勞工基本生活,最低工資最少要調到3萬元起跳。全國金融業工會聯合總會則以南韓月薪及台灣月薪相比,南韓月薪換算新台幣45,900元,因此這次調薪4%並不為過,3%則是底線。

工商團體日前也對最低工資漲幅表達關切,尤其10月電價調漲,如果最低工資再調漲,中小企業、小店家面臨雙漲壓力,向政府喊話,若最低工資要調漲,應提出相關配套減緩衝擊。

回顧過去,最低工資至今已連九年調升。外界評估,明年有望連十漲,不過升幅仍留待勞資攻防,區間可能落在3%至5%,換算薪資落在29,450元至30,019元;時薪則為196元至200元。

經濟部長龔明鑫日前與產業交流後表示,雖上半年經濟成長表現亮眼,但成長動能主要集中在高科技產業,許多中小企業與傳統產業仍承受壓力,加上全球對等關稅挑戰升溫,對調薪幅度應審慎評估,經濟部向行政院及勞動部反映產業界相關意見。

勞動部長洪申翰日前則回應,最低工資審議會屬於勞、資、政、學四方共同機制,將依法定程序,綜合考量經濟指標、社會情勢與各界意見後再行決定。

勞動部 經濟部長 最低工資法

延伸閱讀

有望連10漲? 最低工資審議會26日召開

總統拋「1孩可聘外傭」挨罵 洪申翰:評估中將多聽各界意見

彈性育嬰假115年上路 洪申翰:更有利企業留才

龔明鑫稱「最低工資沿用過去公式不適當」 洪申翰:他在傳達資方想法

相關新聞

AI產品需求強勁…外銷訂單估連七月成長 8月年增率衝14%

經濟部23日將發布8月外銷訂單金額統計。受惠人工智慧(AI)相關產品需求強勁,支撐我國接單動能,經濟部預期,8月外銷訂單...

最低工資拚連十漲 勞動部26日將開審議會

最低工資審議會將於26日登場,勞資雙方將於會中攻防,最低工資是否連十漲受到關注。勞方代表認為,合理調幅須達4%;但資方代...

水龍頭開了還是難買房 掌握3策略房貸闖關成功

近來政府在房市管控上的態度逐步鬆動。行政院已將「新青安貸款」排除在銀行法第72之2條的限制之外,中央銀行則在房貸集中度管理上宣示會展現彈性,讓資金流向不動產的管道稍稍打開。然而,對多數民眾來說,不論是首購族,還是想換屋的家庭,貸款仍然不容易。專家建議三招,讓有心購屋的民眾貸款之路走得更順利。

漲電價僅增60億收入…童子賢:重啟核二、核三 年省逾千億元

民生電價下月起調漲,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和碩科技董事長童子賢昨天表示,政府應該要考慮核能,恢復核能二、三廠運轉,提供相對穩定廉價的電力。

大數字/海外併購熱 連兩年站高崗…去年共計46件

地緣政治風險升高、全球供應鏈加速重組,台灣企業正積極透過海外併購強化營運彈性與區域布局策略。根據《資誠2025年併購白皮...

大數字/外資併台企降溫 件數萎縮

2024年外資對台投資明顯降溫,全年併購台灣企業金額僅約1.53億美元,創下近年來新低紀錄,占整體併購市場比重更不到1%...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