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字/外資併台企降溫 件數萎縮
2024年外資對台投資明顯降溫,全年併購台灣企業金額僅約1.53億美元,創下近年來新低紀錄,占整體併購市場比重更不到1%。交易件數也由前一年的29件降至20件,顯示國際政經不穩持續影響外資對台動能。
根據《2025台灣併購白皮書》資料指出,若排除兩件台企赴海外上市(SPAC)的大型交易後,實際外資併購台灣企業的金額大幅縮水,整體規模與數量同步探底。反觀台灣企業併購活動熱度不減,全年併購交易總額達162.2億美元、年增81%,為近年來次高水準,主力來自本土金融業整併與企業海外布局。
以台新金(2887)併購新光金、永豐銀併京城銀為代表的大型金融整併案,推升國內併購金額達118.8億美元,占全體併購總額七成以上。此外,台灣企業積極拓展海外市場,2024年共進行46件海外併購,維持歷史高點,中小型案數量增加、總金額成長至30.97億美元,反映出企業主動因應地緣風險、分散市場的行動策略。
白皮書分析,在美國高關稅政策、美中貿易衝突等因素影響下,全球企業傾向「按兵不動、靜觀其變」,對併購與投資採取更為保守策略,也讓外資對台交易明顯減少。
反之,台灣企業則化危機為轉機,善用既有的區域樞紐,深化布局策略,持續在全球市場中爭取成長優勢。報告也指出,隨企業併購經驗成熟、資金動能穩定,併購正成為台灣企業推動第二成長曲線的關鍵方式,展現轉型升級與全球競爭力的企圖心。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