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普發1萬現金 運彩公會理事長呼籲民衆助運動做公益

釋昭慧日前呼籲「拒領普發現金」,行政院應增設專戶轉為「國家續命專款」,針對行政院回應,中華民國運彩公會理事長何昱奇表示,運動部剛成立,建議民眾可以買運動彩券,除了有中獎的機會,另一方面還能做公益,同時協助台灣發展體育運動。
何昱奇指出,目前,台灣運動彩券的盈餘狀況還不錯,年年可分配盈餘達到70億元之多。其中10%撥給公益彩券,另外90%則依據運動彩券發行條例,全數投入「運動發展基金」,專供主管機關發展體育運動之用。
釋昭慧日前與公民團體、文化界及學術團體,號召民眾「拒領」1萬元,並呼籲行政院應增設第6選項「拒領1萬,轉入國家續命專款」,提供設立專戶讓民眾拒領並將1萬元捐入「國家續命專款」。行政院則回應,會審慎研議相關建議的可能性。
何昱奇回顧往事,十年前與釋昭慧法師同場參與過公聽會,當時他極力推動境外訊號納入運動彩券,讓運動產業有更大發展空間,卻因為釋昭慧反對而被擋下。
何昱奇說,若當年能順利推動,今天台灣的運動發展基金可能早已突破每年250億元,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與社會效益。這正是理想凌駕於民生現實所造成的損失。
對於釋昭慧建議民眾不去領這筆1萬元,何昱奇認為確實是出自一種「捨己為人、留在國庫」的美意。但問題是,法師若真要展現大愛,他更佩服的是:能否拒絕接受信眾供養與善款?倘若做得到,那才是真正令人敬服的胸襟。
何昱奇指出,因為現實是,士農工商的勞動階層,每天為了食衣住行與家庭經濟打拚,才是社會的真實底層。他們領取這1萬元,是對長期稅收與勞動的補償,不該被視為「國庫的小偷」。
何昱奇說,法師修持信仰本無可厚非,但若一昧用清高理想,去規範社會底層的生活選擇,反而可能傷害了廣大民眾。「國家千秋大業,需要務實、需要兼顧弱勢,而不是單一價值的抽離視角」。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