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政院稱財劃法公式錯誤「345億無法分配」 盧秀燕揭盲點

拳擊/一路壓制巴黎奧運銅牌 黃筱雯晉級世錦賽金牌戰

最貴一泡尿!2屁孩在海底撈「往鍋撒尿」 法院判賠935萬元

美關稅衝擊最低工資審議…資方盼凍漲 學者:仍應考量CPI

明年最低工資是否調漲,勞動部26日將進行審議。聯合報系資料照
明年最低工資是否調漲,勞動部26日將進行審議。聯合報系資料照

明年最低工資是否調漲,勞動部26日將進行審議,受美國關稅衝擊,資方紛喊話「凍漲」,但學者指出,各國訂定最低工資都是為保障基本生活成本,審議仍應考量消費者物價指數。

最低工資法明定,必須於每年第3季召開最低工資審議會議,決定明年最低工資是否調整,勞動部日前已發出開會通知,確定今年審議會於26日上午10時於勞動部召開,將邀請勞、資、政、學四方委員共同審議。

不過,籠罩於美國關稅的陰霾之下,部分資方團體都呼籲「凍漲」最低工資,經濟部長龔明鑫日前也對外表示,「過去的公式,至少今年來講不是那麼適當」,將向行政院、勞動部表達經濟部想法,引發外界議論。

依照過往審議會調幅默契,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全反映以及經濟成長率由勞資共享,今年調幅可能落在4%左右,如審議後確定調漲,將是台灣連續10年調漲最低工資。

審議委員、台大國發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表示,現今最低工資審議本就有彈性可以調整,不覺得有需要另外設一個公式或是另一套審議機制來審議最低工資。

辛炳隆舉例,過往審議時,經濟成長分配果實本就有彈性調整,過去曾有勞資共享,也有考量情勢降為1/3或是提高至2/3等納入最低工資調幅,唯一不能變動的就是CPI。

不過,辛炳隆也表示,今年審議確實困難點在產業別差異大,但綜觀其他國家,只要是訂定最低工資法的國家,都會考慮生活成本來審議,像是法國的最低工資甚至是跟著CPI連動,確保勞工實質購買力。

辛炳隆表示,最低工資法立法宗旨就是確保勞工合理最低工資,目前為止只要有訂最低工資的國家,大部分都不會把CPI這個變數給拿掉。

審議委員之一、全國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戴國榮說,勞團主張今年最低工資審議仍依照過去勞資政學4方共識默契來審議最低工資,可以理解資方的想法,但最低工資法已經建立了制度性審議框架,不應重回「漫天喊價」狀況。

戴國榮表示,不應該把過去的協商公式打破,在所得分配不均造成的情況下,貧富差距將會持續擴大。

針對今年最低工資審議,勞動部長洪申翰日前指出,勞動部作為最低工資審議的機關,會在法定程序下,充分掌握目前整體的經濟指標及社會情勢,以及各利害相關方的意見,會在審議上做通盤的思考。

台灣最低工資從前總統蔡英文至總統賴清德任內已經連續9年調漲,使得月薪從2016年的新台幣2萬8元調至2萬8590元,調幅約42.9%,時薪則從120元調至190元,調幅約58.3%。

CPI 勞動部 經濟部長 最低工資法

延伸閱讀

清潔獎金修正惹議 勞動局:雇主不得單方面變更

擬對陸汽車徵50%關稅 墨西哥總統:下周與中國代表商談關稅

美最高法院審關稅政策 川普:美國史上最重要訴訟之一

有望連10漲? 最低工資審議會26日召開

相關新聞

美關稅衝擊最低工資審議…資方盼凍漲 學者:仍應考量CPI

明年最低工資是否調漲,勞動部26日將進行審議,受美國關稅衝擊,資方紛喊話「凍漲」,但學者指出,各國訂定最低工資都是為保障...

最低工資挑戰連10漲 勞團喊4%籲政策性補貼

勞動部26日將召開最低工資審議會,勞團認為,關稅不應為壓低最低工資調漲藉口,調幅應為4%,並由政府提供補貼,但「錢必須花...

工程師爆料興達電廠爆炸原因 台電駁斥:勿任意揣測

立委柯志恩與高雄市議員邱于軒今上午開記者會揭台電內部的工程師爆料,台電為趕工補足電力缺口,被指示放寬設備震動標準,1號機...

高雄永安突收手機警報 台電:興達電廠防災通報演練

興達發電廠9日晚間天然氣外洩發生爆炸,電廠所在地的高雄市永安區今天中午12時居民手中的手機警報突然大響,查看警報內容才發...

聯準會降息預期推動金價再創新高 法人:未來金價可望再創高

聯準會降息預期持續增溫,美元與美國公債殖利率雙雙下滑,推動金價走揚再創新高,近月黃金期貨價格大漲突破每盎司3,600美元...

台電檢討電廠事故通報機制 今日實施在地防災通報簡訊演練

台電下午發布新聞,興達電廠新建機組火警事故後,台電公司隨即檢討地方通報機制,希望於最短時間建立相關做法。經連日與地方政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