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政院稱財劃法公式錯誤「345億無法分配」 盧秀燕揭盲點

拳擊/一路壓制巴黎奧運銅牌 黃筱雯晉級世錦賽金牌戰

最貴一泡尿!2屁孩在海底撈「往鍋撒尿」 法院判賠935萬元

台電獲頒2025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 文資保存、守護海洋生態勇奪4金

台電今年以「文資保存」、「守護海洋生態」兩大方案,分別獲頒「台灣永續行動獎」與「亞太永續行動獎」,共4項金獎殊榮。圖左至右為經濟部主任秘書莊銘池、台電企劃處處長郭秋英、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圖/台電提供)
台電今年以「文資保存」、「守護海洋生態」兩大方案,分別獲頒「台灣永續行動獎」與「亞太永續行動獎」,共4項金獎殊榮。圖左至右為經濟部主任秘書莊銘池、台電企劃處處長郭秋英、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圖/台電提供)

2025亞太永續博覽會11日於台北世貿一館盛大開展,並舉行「2025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頒獎典禮,台電以「文資保存」、「守護海洋生態」兩大方案,從國內外數百個企業單位脫穎而出,分別獲頒「台灣永續行動獎」與「亞太永續行動獎」,共4項金獎殊榮。台電本次亦以低碳能源、智慧用電及生態共融為主題參展,免費展出至今(13)日。現場還有趣味集章活動,快把握機會將帆布保冷袋、運動毛巾等限量好禮帶回家。

「2025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11日頒獎,台電由企劃處處長郭秋英代表領獎。台電過去曾以光電儲能場域、電力科普教育與智慧用電等專案獲肯定,今年再以「文資保存」與「守護海洋生態」分別拿下「台灣永續行動獎」、「亞太永續行動獎」SDGs第11項(永續城市)與第14項(海洋生態)共4項金獎,更是連續五年獲得肯定。

台電指出,台灣電業發展長達百年,遍布全台的電力設施不僅支撐經濟命脈,也成為重要文資。台電秉持「先典藏研究,後展示交流」的電業文化保存方針以促進認同,於去(2024)年初啟用國家級文物場館「台灣電力文物典藏中心」,目前收藏約2000件珍貴歷史文物供學術研究專用,並結合數位開放成立「電業文物典藏網」供大眾瀏覽。台電亦透過文化路徑走讀、舉辦電力特展,促進地方創生與永續旅遊,更讓電業文化融入社會大眾生活。

在守護海洋生態方面,台電持續推動南灣珊瑚復育、魚苗放流與淨灘行動,並廣邀地方政府與社區共襄盛舉。其中,南灣珊瑚透過核三廠與周遭海域的減緩設施、科學監測與海洋教育持續復育;魚苗放流活動則已連續23年舉辦,至2024年累計放流近3300萬尾魚苗;台電每年更響應「世界清潔日」舉行淨灘行動,近10年清除逾175噸海洋廢棄物,減少超過360噸碳排放。

台電表示,此次除獲獎項肯定外,也以「Energy Go!啟航能源與生態共融篇章」為題,與中油聯手參展2025亞太永續博覽會,免費展出至今日。為呼應環境永續,展區全面採節能管理以及可循環利用展件,邀請民眾來探索地熱、水力等低碳能源發展,體驗台電App智慧用電以及觀賞電力場域生態共融成果。現場還可挑戰QA問答等集章活動,把帆布保冷袋、運動毛巾等好禮帶回家。

台電 生態

延伸閱讀

機組過度操作致零件磨損?台電:振動值符合國際安全標準 未過度操作

布袋空屋電費暴增25萬元烏龍原因曝光 台電澄清僅特例並推新制

亞力、華城 選逾二個月

【重磅快評】淹水怪中央、氣爆推縣市 雙陳市長一脈相傳

相關新聞

美關稅衝擊最低工資審議…資方盼凍漲 學者:仍應考量CPI

明年最低工資是否調漲,勞動部26日將進行審議,受美國關稅衝擊,資方紛喊話「凍漲」,但學者指出,各國訂定最低工資都是為保障...

最低工資挑戰連10漲 勞團喊4%籲政策性補貼

勞動部26日將召開最低工資審議會,勞團認為,關稅不應為壓低最低工資調漲藉口,調幅應為4%,並由政府提供補貼,但「錢必須花...

工程師爆料興達電廠爆炸原因 台電駁斥:勿任意揣測

立委柯志恩與高雄市議員邱于軒今上午開記者會揭台電內部的工程師爆料,台電為趕工補足電力缺口,被指示放寬設備震動標準,1號機...

高雄永安突收手機警報 台電:興達電廠防災通報演練

興達發電廠9日晚間天然氣外洩發生爆炸,電廠所在地的高雄市永安區今天中午12時居民手中的手機警報突然大響,查看警報內容才發...

聯準會降息預期推動金價再創新高 法人:未來金價可望再創高

聯準會降息預期持續增溫,美元與美國公債殖利率雙雙下滑,推動金價走揚再創新高,近月黃金期貨價格大漲突破每盎司3,600美元...

台電檢討電廠事故通報機制 今日實施在地防災通報簡訊演練

台電下午發布新聞,興達電廠新建機組火警事故後,台電公司隨即檢討地方通報機制,希望於最短時間建立相關做法。經連日與地方政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