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總統:關稅談判進入最後階段 強調不疊加關稅、以國家利益為優先

美國對台課徵「對等關稅」的最終稅率尚未拍板,賴清德總統接受自由時報專訪表示,目前技術性協議與磋商均已完成,正等待最後的總合性會議。我方已持續向美方表達,希望談判能夠盡速完成,並避免關稅疊加,以減輕對台產業的衝擊。
賴總統指出,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已率領團隊多次赴美談判,並進行視訊協商,過程中我方的談判策略始終圍繞「國家利益、產業發展、糧食安全與國人健康」等核心,務求兼顧短期衝擊與長遠布局。他強調:「國與國談判一定各有要求,但我們會把產業競爭力與國家安全放在最前面。」
對於外界質疑政府在談判前就做出讓步,包括台積電(2330)赴美設廠或投資阿拉斯加,賴總統澄清,台積電赴美投資早在關稅議題之前就已底定,並非談判籌碼;至於阿拉斯加天然氣合作,則是基於能源安全與國安考量,因航運路線更短、更安全,此規劃也早已啟動,並非臨時附加。
在國際關係方面,賴總統重申,美國與台灣的合作基礎穩固,包括《台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以及長期累積的堅若磐石關係。雖然中國持續透過「疑美論」製造輿論干擾,但事實上,美國在外交、國防與產業合作上,川普政府上任以來並未減少,反而有持續增強的趨勢。
賴總統強調,台灣不只是國際社會的受益者,更是全球供應鏈的重要貢獻者。除半導體外,資通訊、電子零組件及眾多中小企業產品,全球市占率高達20%至60%,台灣在「民主產業鏈」中扮演關鍵角色。台灣不僅守護第一島鏈安全,也為全球經濟穩定提供支撐,這是國際社會不可能忽視的戰略價值。
至於是否安排出訪或過境美國,賴總統坦言,今年國內挑戰繁多,包括關稅談判、南部颱風豪雨災情等,當務之急仍是處理國內事務,但他強調元首外交「非常重要」,會在合適時機推動。
賴總統最後呼籲國人,不要因中國的擴張而對台美關係失去信心。他說:「台灣是全球民主產業供應鏈的核心,我們有能力,也有責任持續對國際社會作出貢獻。」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