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行動好痛苦!大一新生想當透明人 網建議跳出舒適圈

大學生的「人際關係」無疑是一門必修課。近日,就有大一新生在Dcard上發文,表示自己為了避免分組時沒組員,加入幾個外向女生組成的小團體,沒想到幾周下來仍覺得很不習慣,對上課、吃飯、散步等日常活動感到壓力,甚至有些排斥。
原PO指出,自己在高中時就是班上的小透明人,習慣沒有太多群體活動的生活,上大學後為了分組需要而加入小團體,也盡量配合團體活動,但她坦言自己並不喜歡社交或逛街,對宿舍與教室「兩點一線」的單純生活感到嚮往,缺點就是分組時找不到人或遇到糟糕的組員。原PO也在文末詢問,如果現在就選擇退回小透明的生活方式,未來會不會後悔?
貼文一出,不少人提出建議,「上課期間保持友善關係,其餘時間視自己情況婉拒,或偶爾在群組裡面出個聲就好」、「不能邊緣到沒有組員,但也不用當一個積極社交份子」、「還是要有可以一起做報告的朋友,分組不要找不到人」、「當系邊(緣人),有一兩個合拍的好友就好」。
還有網友表示,「大學不是讓妳馬上歸類自己屬於什麼的,而是勇於跨出自己沒嘗試的區域」、「大學是拓展不同人脈的好機會,妳可以認識各種系的人,再透過他們認識更多的人」、「大學一開始可以先跳出舒適圈,多認識一些人,不然等到後悔、發現沒朋友什麼的就來不及了,因為圈子已經固定了」。
▪史上最長寒假來了!台大等8校最早12月中開始 「一連放65天」
▪多名考生撲空氣炸!托福考場時間地點全改「台中變新竹」僅公告未通知
▪校園「魷魚遊戲」?復興實小制度調整 成績後30%無法直升國中雙語部
▪缺人缺到「誰都得頂上」?教師荒亂象:跨科教學、課表亂排成教師惡夢
▪碩六畢不了業?國立碩士生點1重要關鍵 過來人狂點頭吐辛酸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