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修科大攜手故宮簽署合作協議 打造亞太文物修護重鎮

正修科技大學創校60周年,今與國立故宮博物院正式簽署合作協議書,雙方將在人才培育、技術合作及推廣教育展開深度交流。故宮院長蕭宗煌說,正修長期投入文物修護教育,與民間互助推廣修復理念,未來將導入故宮經驗與資源,讓台灣成為亞太地區文物修護重要據點。
簽約儀式今上午在正修科大行政大樓12樓國際會議廳舉行,校長龔瑞璋、故宮院長蕭宗煌、蕭勤國際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吳素琴及國立成功大學教授蕭瓊瑞共同見證。
龔瑞璋表示,今年適逢創校60周年,學校獲得蕭勤基金會捐贈60件作品,不僅是榮耀,更是推動藝術保存的重要動力。此次與故宮攜手,將使修護研究注入更多資源,擴展專業能量,也有助於提升國際合作能量。他強調,正修將持續扮演推廣藝術修復教育的平台角色。
蕭宗煌指出,藝術家專注於創作,往往無暇顧及作品保存,文物修護因此格外重要。故宮典藏近70萬件文物,長年致力於修復與維護工作,此次合作除能加強民間收藏品修護與推廣觀念,也能促進資源共享,讓文物保存更貼近社會需求。
他進一步表示,未來合作範疇將包括技術交流與推廣教育,並規劃以故宮南院修護室作為正修研究生的「中繼站」,提供實務訓練,讓學生能在故宮專業環境中累積經驗,逐步培養獨立承接修復工作的能力。他期盼藉由故宮與正修合作,讓台灣在國際間建立文物修護的專業形象。
蕭勤國際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吳素琴則說,基金會與正修科大長期合作,推動已故藝術家蕭勤作品維護與研究,此次適逢正修校慶之際,捐贈60件作品,象徵藝術資產不僅屬於基金會,更屬於社會大眾,她認為,透過展覽與教育推廣,能讓更多年輕世代認識藝術保存的重要性。
成大教授蕭瓊瑞在專題演講「永遠的天狼星」中,談到蕭勤不只是藝術家,更是生命哲學實踐者,將東方符號、宇宙意象與個人生命經驗融入作品,形成獨特藝術語言,也為修護研究增添思想深度。
現場亦配合推出「向天狼星致敬—蕭勤捐贈作品修復研究特展」,展出蕭勤捐贈60件作品,讓觀眾欣賞蕭勤的藝術風格,也能理解作品修復過程中的細節與價值,呈現修復成果及教育價值,展期至明年1月9日。
校方表示,未來將持續與故宮推動相關計畫,讓更多修護成果被社會看見,並為台灣文物修護教育建立更完整的體系。
▪史上最長寒假來了!台大等8校最早12月中開始 「一連放65天」
▪多名考生撲空氣炸!托福考場時間地點全改「台中變新竹」僅公告未通知
▪校園「魷魚遊戲」?復興實小制度調整 成績後30%無法直升國中雙語部
▪缺人缺到「誰都得頂上」?教師荒亂象:跨科教學、課表亂排成教師惡夢
▪碩六畢不了業?國立碩士生點1重要關鍵 過來人狂點頭吐辛酸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