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農地再爆濫倒廢棄物 高市府挨轟裝傻 陳其邁:嚴查嚴辦

續辦公費醫師計畫 醫學生聯合會批政策反覆

圖為醫生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圖為醫生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衛福部「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制度計畫」將續辦,衛福部長石崇良強調,續辦理由為挹注偏鄉醫療及科技發展需工程、生化領域人才。社團法人台灣醫學生聯合會表示,政策反覆將教育政策包裝為醫療人力方案;誤導數據,以混淆數據掩飾政策漏洞;公費計畫恐壓縮改善偏鄉醫療環境資金經費。

台灣醫學生聯合會說,因衛福部多次表示「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制度計畫尚已符合招收公費醫學生人數階段性目標,目前亦未針對無續辦規畫。」

然衛福部近日卻突然宣布啟動原並無規畫「第三期公費醫師培育計畫」,此舉顯然為延續上述三所學士後醫學系存續。更甚者,與前期計畫相比,本次名額配置不僅刪減部分辦學成果優良、符合 TMAC 評鑑之醫學系公費生名額,反而增加3所尚未通過 TMAC 評鑑學士後醫學系名額,形同以醫療人力政策為教育部延續特定政策目的背書,意圖明顯。

對於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檢視過去公費醫學生成效顯著,部立醫院及偏遠地區醫院醫師約6成為公費生,其中金門醫院高達9成3、澎湖醫院亦達7成;若無公費生,離島偏鄉將嚴重缺乏醫師。」

台灣醫學生聯合會說,上述說法實屬避重就輕。第一期重點科別公費生方才投入偏鄉服務未滿半年,部長卻將早期「原住民族及離島地區醫事人員養成計畫」及更早期制度之成果歸因於近期公費生,混淆視聽,實難服眾。

更令人憂慮者,台灣醫學生聯合會表示,衛福部原先已規畫透過提高偏鄉醫師待遇、離島加給等措施以改善偏鄉醫療環境,今卻在半年內「髮夾彎」重啟第三期公費生計畫,恐將致原應投入改善醫療環境經費遭壓縮,而挪用於培養更多短期替補之人力。若偏鄉醫療環境未獲實質改善,新進公費生將被投置於惡劣條件中,將無法解決長期人力不足問題,此舉不啻為將沉重責任轉嫁於未來學子,極不合理。

台灣醫學生聯合會嚴正表達,政府若真欲解決深層偏鄉醫療環境,應進行完整且嚴謹評估,以確認「公費生制度」是否為真正可行解方;而非為延續特定教育政策或迎合根本結構問題而草率推動。衛生福利部不應淪為他部政策附庸,更不應犧牲醫學生及公共醫療利益作為代價。該會不排除採取進一步更加激烈行動。

衛生福利部「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制度計畫」將續辦,社團法人台灣醫學生聯合會表示,政策反覆將教育政策包裝為醫療人力方案;誤導數據,以混淆數據掩飾政策漏洞;公費計畫恐壓縮改善偏鄉醫療環境資金經費。圖/社團法人台灣醫學生聯合會
衛生福利部「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制度計畫」將續辦,社團法人台灣醫學生聯合會表示,政策反覆將教育政策包裝為醫療人力方案;誤導數據,以混淆數據掩飾政策漏洞;公費計畫恐壓縮改善偏鄉醫療環境資金經費。圖/社團法人台灣醫學生聯合會

醫學 偏鄉 醫師

延伸閱讀

衛福部公費醫師制度爭議多時 部長石崇良3大理由宣布重啟

衛福部續推重點公費醫師計畫 石崇良說明關鍵原因

衛福部續推「公費醫師計畫」 基層氣炸:石崇良一上任就打臉行政院?

影/江祖平爆遭下藥性侵 石崇良:若涉用管制藥品將嚴查嚴處

相關新聞

牆壁發霉、家具生鏽還有神祕怪客傳說 政大宿舍被酸像恐怖片片場

開學季將到,不少大學生搬進學校宿舍,其中國立政治大學的宿舍引起網路討論。近日在社群上,有在校生分享宿舍現況,形容環境破舊到像「都市叢林求生體驗營」,牆壁滿是霉斑、鐵櫃生鏽宛如恐怖片片場...

「怎麼選課才不踩雷?」大學選課超焦慮 學長姐給建議

9月開學季,校園裡最熱的話題不是社團迎新,而是「要怎麼選課才不踩雷?」。不少大一新生一頭霧水,看不懂選課系統,也擔心誤踩...

海大附中輪機科校友獲技能競賽國手資格 明年征戰上海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輪機系二年級學生潘柏丞,日前於「第3屆亞洲技能競賽暨第48屆國際技能競賽」第二階段國手選拔中脫穎而出,榮...

中央大學研究 企業生態足跡愈高、資安風險愈低

國立中央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王志瑋團隊近期在國際期刊《能源經濟學》(Energy Economics)發表研究,發現企業...

續辦公費醫師計畫 醫學生聯合會批政策反覆

衛福部「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制度計畫」將續辦,衛福部長石崇良強調,續辦理由為挹注偏鄉醫療及科技發展需工程、生化領域人才。...

亞大量子AI研究中心揭牌 中研院士王康隆任榮譽主任

量子電腦被視為「下一個顛覆性科技」。亞洲大學新成立的「量子AI研究中心」昨揭牌,由中研院士、知名量子科學專家王康隆獲邀擔...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