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名醫許博欽出任中山大學副校長 掌舵醫學院計畫與附設醫院

台大醫院副院長、婦產科名醫轉任中山大學副校長。圖/中山大學提供
台大醫院副院長、婦產科名醫轉任中山大學副校長。圖/中山大學提供

國立中山大學積極推動醫學院布局,在國際商工舊校區興建醫學院校區,盼成為南部醫學教育與臨床醫療重要據點,今宣布借調台大醫學院前副院長、婦產科名醫許博欽出任副校長,並全力協助市立民生醫院升級轉型,導入完整的附設教學醫院體制,為打造「中山醫院」體系展開長遠布局。

中山大學啟動醫學院校區計畫,如何補足醫學教育與臨床實務,成為當務之急。許博欽具有豐富的學術與臨床經驗,被視為關鍵推手。

今年中山大學、台灣大學及高市衛生局三方簽署醫療合作契約,整合臨床及學術資源,協助市立民生醫院提升整體醫療服務品質。8月許博欽率團隊進駐民生醫院,立即啟動院內管理與臨床品質重整,修訂中山醫療健康機構委員會章程,設立專責辦公室,並規畫組織架構與就醫安全管理系統,目標3年內協助民生醫院「轉骨」升格區域教學醫院,強化中度急救能量,成為中山醫院體系核心。

「我是台南人,半生在台北,如今返鄉,是責任也是使命。」許博欽表示,過去在台大醫院執業,每月照護近千名病人,這次返鄉盼將台大百年經驗帶入南部,補足大高雄長期缺乏國立大學附設醫院的空白。他強調,唯有建立完整臨床訓練場域,才能讓南部醫學生真正扎根。

許博欽坦言,南北醫療落差明顯,北部有國家級醫學中心,南部卻資源不足,挑戰不小,尤其資深醫師短缺。他認為,必須透過住宿與配套措施吸引北部資深醫師南下,同時引導中山醫學生重視五大科,勇於承擔責任,避免傾向「輕鬆科別」。

除臨床外,許博欽在台大任內曾主持多項政府計畫,推動產學合作與技術轉移,榮獲國家產業創新獎與新創獎。他表示,這些經驗將挹注高雄,協助市立醫院聯合管理導入產學鏈結與科技應用,提升醫療品質與研究量能。

「有人說我是南北串接的領頭羊,但我覺得更像灘頭堡,要一步一腳印打下基礎。」許博欽笑說,借調未滿一月,已深感責任,對醫學院藍圖與民生醫院升級有信心。

許博欽出任副校長,中山大學將結合醫學院校區與民生醫院改造,雙軌推進,為高雄打造「北台大、南中山」的醫療新典範。

台大醫院副院長、婦產科名醫轉任中山大學副校長。圖/中山大學提供
台大醫院副院長、婦產科名醫轉任中山大學副校長。圖/中山大學提供
台大醫院副院長、婦產科名醫轉任中山大學副校長。圖/中山大學提供
台大醫院副院長、婦產科名醫轉任中山大學副校長。圖/中山大學提供
台大醫院副院長、婦產科名醫轉任中山大學副校長。圖/中山大學提供
台大醫院副院長、婦產科名醫轉任中山大學副校長。圖/中山大學提供

中山大學 台大醫院 台大醫學院

延伸閱讀

成大醫學院迎新...警分局入校宣導 談交通也提醒裸聊視訊風險

為何脫下中山裝?金正恩西裝筆挺出席九三閱兵 為強調「正常國家」領袖形象

中山大學設國際跨域原民專班 培育部落領航者

內地交流生小紅書秀香港醫院手術室 中大醫學院表遺憾

相關新聞

「怎麼選課才不踩雷?」大學選課超焦慮 學長姐給建議

9月開學季,校園裡最熱的話題不是社團迎新,而是「要怎麼選課才不踩雷?」。不少大一新生一頭霧水,看不懂選課系統,也擔心誤踩...

海大附中輪機科校友獲技能競賽國手資格 明年征戰上海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輪機系二年級學生潘柏丞,日前於「第3屆亞洲技能競賽暨第48屆國際技能競賽」第二階段國手選拔中脫穎而出,榮...

中央大學研究 企業生態足跡愈高、資安風險愈低

國立中央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王志瑋團隊近期在國際期刊《能源經濟學》(Energy Economics)發表研究,發現企業...

「台股多頭總司令」張錫重返母校 就任東海大學財金系客座教授

國泰投信前董事長張錫被金融界譽為「台股多頭總司令」,在退休僅1個月後,選擇回到母校東海大學,擔任財務金融系客座教授。校方...

行經全球種子庫、台灣極地工作站 115全大運在北極點燃聖火

國立中央大學承辦今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今年以「從地球的最北端點燃希望之火」為構想核心,史無前例於北極點燃聖火。中大成員...

嘉大獲教育部核准中西醫藥科學碩士學位學程 首屆將甄選招生6名

教育部核准嘉義大學自115學年度起成立中西醫藥科學碩士學位學程,將甄選入學招收3名、考試入學招收3名,合計6名。嘉大中西...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