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的公民與社會/油金同步上漲!投資人避險需求增加 雙漲因素為何

金價示意圖。圖/AI生成
金價示意圖。圖/AI生成

一、時事掃描

現貨黃金創下3,540美元新高價 油價勁揚逾1%

國際油價周二(2日)收高,技術性買盤助推高現貨市場持續吃緊跡象驅動的反彈走勢,且美國針對伊朗的石油收入來源實施制裁;金價創新高,周二上漲超過1%,飆升至每英兩3,540美元的新高價,反映市場押注聯準會降息。【2025/9/3經濟日報】

二、命題趨勢

2025年9月,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劇烈波動。國際原油價格因地緣衝突與OPEC+政策推升,出現供給鏈脆弱與能源風險升高;黃金則因金融市場不確定與貨幣政策轉向,預期創新高。油金同步上漲,反映投資人同時因應實體能源供給危機與金融避險需求。本新聞命題焦點:全球市場互動(原油與黃金、地緣政治、能源政策與金融市場)、影響原油供應鏈與價格變動原因(烏俄戰爭、OPEC+減產、美國制裁伊朗)、避險資產需求(美元走弱、資金轉向黃金以避險)。

三、牛刀小試

近期國際能源與貴金屬市場波動加劇。在能源市場方面,布蘭特原油價格上漲1.45%,收於每桶69.14美元;美國西德州原油(WTI)上漲2.47%,收於每桶65.59美元。推升油價的原因包括:烏克蘭攻擊俄羅斯煉油廠導致供應受阻、石油輸出國組織及盟友(OPEC+)維持減產政策、美國加強對伊朗石油出口制裁、技術性買盤的介入。在貴金屬市場方面,現貨黃金創歷史新高,達每盎司3,540美元,黃金期貨突破3,600美元。分析指出,美元走弱、各國央行持續購入黃金、金融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9月可能降息、地緣政治風險升高,使得投資人的避險需求顯著增加。根據上述資料研判,同時推升油價與金價的核心因素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全球局勢緊張,原油供應與金融市場不穩定,投資人增加避險配置

(B)預測美國聯準會將宣布降息,壓縮投資需求,導致油價和金價上漲

(C)烏克蘭攻擊俄國煉油廠導致原油需求下降,資金轉向黃金避險市場

(D)OPEC+減產行動與美國制裁政策,使美元走強,推高原油與黃金價格

答案:A

解析:(A)全球地緣政治緊張(烏克蘭戰爭、美國制裁伊朗)、能源供應不穩定、金融市場對未來政策的不確定性,使投資人同時增加實體能源(油價上漲)與金融避險資產(金價上漲)的配置。(B)降息通常提振而非壓縮投資需求,且油價主要受供給面影響,題幹不符。(C)烏克蘭攻擊俄國煉油廠是造成供給減少,而非需求下降。(D)OPEC+減產與美國制裁伊朗可推升油價,但美元走強通常會壓抑金價;題幹指出美元是走弱,因此不符題意。

四、歷屆試題

俄烏戰爭發生後,俄羅斯面對西方國家經濟制裁,盧布一度大幅貶值。俄國央行在今年2月底調升利率,由原本的9.5%一口氣調升至20%。下列何者最能解釋俄國央行所採取之政策原理及目的?(2022分科)

(A)實施寬鬆的貨幣政策,以滿足民眾的現金需求

(B)設定利率的價格下限,解決市場現金短缺問題

(C)利率上升增加可貸資金,以刺激廠商投資意願

(D)利率上升減少貨幣供給,以求維持穩定的物價

答案:D

OPEC 油價 黃金 美國 避險 金價 伊朗 能源政策

相關新聞

新聞中的公民與社會/油金同步上漲!投資人避險需求增加 雙漲因素為何

國際油價周二(2日)收高,技術性買盤助推高現貨市場持續吃緊跡象驅動的反彈走勢,且美國針對伊朗的石油收入來源實施制裁;金價創新高,周二上漲超過1%,飆升至每英兩…

結合AI和SDGs!丹鳳高中引進相關課程:讓科技回應世界、讓教育成就未來

在全球氣候變遷與數位轉型浪潮下,教育的使命不僅是傳授知識,更在於培養兼具專業能力與社會責任的青年。丹鳳高中自114學年度第一學期起…

科學人/韋伯打臉哈伯…最遠恆星烏龍一場?

打從天文學家伽利略於1609年架起望遠鏡開始探天以來,人類對宇宙邊界的追尋永無止境。2018年,哈伯太空望遠鏡捕捉到暱稱「伊卡洛斯」的MACS J1149 Lensed Star 1,曾是人類所觀察到

國際小學堂/為軍武棄民生 俄經濟特區成無人機產區

俄羅斯除了軍人動員人數比烏克蘭還多,軍備動員也不落人後。俄國總統普亭已借助伊朗、北韓和中國大陸等外國夥伴,以及蘇聯時代的...

國際小學堂/砸錢買命 俄侵烏每天募兵千人

俄羅斯和烏克蘭全面開戰三年多,已演變成有利俄國的消耗戰,俄國動員的軍事人力超過烏克蘭和其西方盟友。

科學人/比愛因斯坦早逾百年!提出黑洞概念的第一人是他

愛因斯坦於1915年發表廣義相對論後,過沒多久史瓦西就從重力方程式中推導出一個特殊解,顯示當一個物體小於它的臨界半徑,就會因為自身重力而塌縮成一個奇異點,而在臨界半徑內(後來便稱為史瓦西半徑)的所有物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