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AI和SDGs!丹鳳高中引進相關課程:讓科技回應世界、讓教育成就未來

跨域學習回應時代挑戰
在全球氣候變遷與數位轉型浪潮下,教育的使命不僅是傳授知識,更在於培養兼具專業能力與社會責任的青年。丹鳳高中自114學年度第一學期起,於自主學習時間引進由財團法人善科教育基金會、日月光環保永續基金會與臺灣師範大學合作開發的「跨域解題——AI應用於環境永續」微課程,期望透過「AI × SDGs」的結合,帶領學生探索未來核心素養。
師大專業團隊跨域研發課程
課程由臺師大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葉欣誠教授與電機工程學系賴以威副教授領軍,集結近20位專業師資,歷時數月共同研發完成。設計以AI為核心(占2/3)、SDGs為引導(占1/3),不僅訓練學生人工智慧的數據分析與問題建模,更強調科技必須呼應環境倫理與社會責任,讓「會用科技」與「善用科技」並行不悖。
善科基金會陪伴 啟發學生行動力
丹鳳高中首場課程於9月11日舉行,由博士生洪崇峻帶領近四十位學生展開跨域探索,善科教育基金會執行長蕭秀琴、副執行長呂海銘亦親臨陪伴與指導。課堂中,學生踴躍提問並反思:「原來AI不只是冷冰冰的程式,它也能成為守護地球的力量。」授課教師洪崇峻博士生觀察到,學生展現極大專注與好奇心,「他們意識到科技不僅追求效率,更能為永續發展服務,這樣的學習帶來的不只是成就感,更是一種行動力。」
教育願景 培養懂科技更懂責任的未來接班人
校長姜禮德表示,引進「AI × SDGs」課程,是希望學生能在自主學習時光裡接觸全球最重要的議題與最先進的科技工具,「這不只是知識的學習,更是視野的開展與責任的培養。」圖書館主任宋怡慧也強調,圖書館不僅是閱讀場域,更能成為孕育未來素養的搖籃,「在這裡,學生播下科技與永續的種子,未來必將在心中發芽茁壯。」
展望未來 跨域素養培養全球公民
未來,丹鳳高中將持續攜手師大專業團隊與善科基金會資源,深化「AI×SDGs」的教學實踐,並推廣更多跨域課程,讓學生把知識化為能力,把夢想化為行動,培養具備全球視野與永續責任感的下一代公民。
▪葉丙成回台大授課管制升級!駐警隊守門口 學生進教室需「雙重認證」
▪繁星遭撤錄取!台中女學霸被證實考回台大醫 美照曝光2萬人朝聖
▪ 處理強酸廢液冒白煙!中興大學又爆實驗室意外 緊急疏散上百人
▪「最佳辯士」高中生遭5校取消資格 他曝原要重考 35天後考上成大醫
▪彰化高中冷氣電費「1分鐘1元」惹議 校方認疏失急調整並補償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