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高中生10時上課網路聲量近萬筆 熱門關鍵字揭曉

近期有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呼籲國高中生上課時間改為10時到16時,避免慢性睡眠剝奪。這場連署目前已正式達標,教育部也將在11月14日前正式回覆。《網路溫度計DailyView》帶你從事件來龍去脈、網友看法以及教育部回應,一次掌握這場正反論戰。
為何國高中生上學時間要改為10:00至16:00?
翻攝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這項連署源於對台灣國高中生睡眠不足的關注;由於現行每天7、8點上課,讓許多學生必須清晨5、6時就起床,提案人認為長期下來不僅影響學習效率,更可能導致憂鬱、自傷風險提升。
為了根本性解決這個問題,提案人呼籲「全面移除非必要多元課程」,並將國高中生上課時間縮短為10時到16時。提案人指出,此舉能使學生有更充足的睡眠,且放學後有更多時間進行個人探索、運動、社交與製作學習歷程。此外,他們認為國高中生已有能力自主通勤,因此上課時間無需再配合家長上下班。這項提案在9月9日發起,短短時間內已獲近萬人附議,迫使教育部必須在11月14日前給出具體回應。
近五日聲量逼近萬筆!網友們究竟怎麼看?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此案在網路社群上引發熱烈討論,《網路溫度計DailyView》透過輿情分析軟體《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觀察,近五日(9/11~9/15)聲量持續衝高,截至15日中午12時已達9,603筆,而熱門關鍵字則圍繞在「教育部、補習班、晚睡、贊成、競爭力、接送」等,反映出網友們兩極看法。
支持者:教育應以「人」為本 讓學生有喘息空間
支持者主要從學生的身心健康與學習效率出發,認為現行體制無法滿足青少年的生理需求。許多網友主張,讓孩子擁有充足的睡眠至關重要,因為「在學校的時間不是愈長愈好,而是要有自己的時間消化所學」。他們認為,充足的睡眠能讓學生在課堂上更專注,避免「上課神遊、滑手機、睡覺」等情況,反而能提升學習效率。
這股支持聲浪也帶出對教育體制的反思,有網友直言,台灣的教育體系仍擺脫不了「華腦思維」,上課時數在全球數一數二,但競爭力卻沒有相對應的提升,因此支持刪除非必要課程,強調「快樂的探索學習才是最重要的」。此外,也有人認為國高中生本來就有能力自行通勤,家長接送並非大問題,延後上課甚至能分散人潮,提升大眾運輸的乘車品質。
反對者:只改時間治標不治本 恐引發「蝴蝶效應」
這項提案也面臨許多現實層面的質疑與挑戰,大部分反對者最擔憂的是對家庭與社會造成的衝擊,特別是對於雙薪家庭而言,這將是一個巨大的「托育真空期」。多數家長無法配合10時上學的時間,勢必得考慮轉為兼職、提早下班,甚至辭職,這將直接影響家庭經濟與職涯發展。
在教育層面,不少人認為這根本是「治標不治本」。有高中生親身點出,學生晚睡的根本原因是沉重的升學壓力與補習文化,若光是縮短在校時間而課綱內容不減,只會讓學生「換個地方繼續寫考卷」。更有人憂心,這可能導致學習成效的「M型化」,因為有資源的家庭在下課後可以請家教或安排多元才藝,而一般家庭的孩子最終只能繼續在安親班或補習班打轉,反而擴大教育不公。
並非首次!這場連署會是改變的起點嗎?
事實上,這並非台灣社會首次討論上課時間。早在2017年,類似的提案就曾引發熱議,但當時教育部認為,學生睡眠不足的成因複雜,上課時間只是其中一環,且貿然更動將牽連學力評量與師資等層面,執行困難。最終僅以調整「早自習與第8節課」做為回應。
這一次教育部面對近萬人的連署,已明確表示將邀請專家學者進行研議,並在11月14日前給出正式回覆。究竟,這次的提案會如過去一樣以小幅調整作結,還是能真正開啟一場關於教育體制的深度改革,值得拭目以待。
分析說明
分析區間:本文分析時間範圍為2025年9月11日至2025年9月15日。
資料來源:
大數據(股)公司旗下輿情分析軟體《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
研究方法: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語意分析之工具資料蒐集範圍:每月處理15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群數據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Threads、TikTok、Instagram、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針對討論『國高中生上課時間』相關文本進行分析,調查「網路聲量」(註1)、「熱門關鍵字」(註2)作為本分析依據。
*註1 網路聲量: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計算社群討論及新聞報導提及的文章則數,聲量越高代表討論越熱,能見度越高。
*註2 熱門關鍵字: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萃取網路上的文章與主題共同出現的關鍵熱詞;次數越多,字詞越大;可用來釐清核心議題與重點人事物。
看更多網路溫度計文章
懶人包/2025清明連假為何放兩天?兒童節大人也放假的原因一次看懂
2026年9大連假一次看!請假攻略、警消放假重點一次看懂
國定假日修法炸鍋!最新網路好感度揭曉 三大負面爭議一次看
香港熱氣球飛不起來卻「飛出」客訴典範!何小姐冷靜發言掀熱議 心理師解析2大溝通能力
學測國寫題大考古!52赫茲鯨魚、氣味記憶、新冰箱...網友直呼抱歉錯怪了
▪北模作文題目「我的媽媽是代理孕母」挨轟 新北教育局:非統一命題
▪每天苦讀卻只上私大…她求問頂大生讀書祕訣 過來人曝差別
▪讀書8小時「半年無休」!他國考一次考上中油 親曝心路歷程
▪教師節快樂!不只有假放 國教署發國立學校教師1000元敬師禮金
▪創校首位體育專長校長 他接掌兒母校喊:明年國立升學率衝破8成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