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大愛菁師獎得主賴惠文 讓學生被看見

今年大愛菁師獎共有六十四位得主,代表致詞的莊敬高職副校長賴惠文分享自己的經歷。她說,曾因意外失去孩子,也失去音樂演奏的事業,此時撫慰心靈創傷的就是學生們,他們都成了自己的孩子。
長期推動藝術與人文素養的賴惠文說,自己以「當學生的貴人,不做過客」自勉,希望引領孩子們跨領域學習,讓「被看見」成為每位青少年的起點。
高雄楠梓特殊學校瑞平分校主任梁信忠表示,小時候非常叛逆,多次遭退學與休學。父親忍不住開罵「如果能考上大學,我的頭給你當球踢」。但如今自己已是犯罪防治學博士,並擔任大學社工系助理教授。這必須感謝一路上太多師長的貴人相助,更要感謝任教的孩子們成就了自己。
教育部前部長、台灣教育大學系統總校長吳清基則說,「孝親」與「尊師」是中華文化兩大傳統美德,感謝馬英九在總統任內恢復扁政府停辦的師鐸獎,也要肯定陳玲、懷恩基金會董事長李棟樑將大愛菁師獎辦得有聲有色,成為「民間師鐸獎」。
吳清基也呼籲,少子化帶來學校整併潮,政府必須正視教育不平等,尤其是城鄉差距與社經弱勢問題,制度設計必須兼顧多元、公平與品質,讓更多孩子可以向上流動。
【文教熱話題】
▪校園「魷魚遊戲」?復興實小制度調整 成績後30%無法直升國中雙語部
▪缺人缺到「誰都得頂上」?教師荒亂象:跨科教學、課表亂排成教師惡夢
▪北模作文題目「我的媽媽是代理孕母」挨轟 新北教育局:非統一命題
▪碩六畢不了業?國立碩士生點1重要關鍵 過來人狂點頭吐辛酸
▪友人女兒棄北一女唸大安高工 網紅曝1原因:未來更有優勢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