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落網了!沙鹿情殺命案「17歲凶嫌44秒狂砍逾30刀」女大生血跡四濺喪命

2025縣市長滿意度出爐!綠營4席退步 黃偉哲首度掉入衝刺組現警訊

對抗川普專業戶?紐時分析因為這些理由:大陸在貿易戰得以「不先低頭」

北市推數位教學卡關?酷課APP老師教學使用率低 教育局曝原因

北市教育局110學年度推出酷課APP,提供親師生用於教學、請假等功能,審計報告指出,部分功能使用率低,且教學用「課堂工具」超過4成以上學校點閱次數低於10次以下。示意圖。本報資料照
北市教育局110學年度推出酷課APP,提供親師生用於教學、請假等功能,審計報告指出,部分功能使用率低,且教學用「課堂工具」超過4成以上學校點閱次數低於10次以下。示意圖。本報資料照

北市教育局110學年度推出酷課APP,提供親師生用於教學、請假等功能,審計報告指出,部分功能使用率低,且教學用「課堂工具」超過4成以上學校點閱次數低於10次以下,顯示各校推動智慧校園E化有待加強。教育局表示,酷課APP上線至今下載次數已突破47萬,親師生可依個別需求,使用所提供功能,會持續精進優化。

為落實校園數位轉型,於110學年度開發「酷課APP」讓親師生交流數位化,功能包含離校通知、班級聯絡簿、線上請假、校園繳費、減碳存摺、數位學習資源查詢等功能,讓家長能即時掌握子女校園生活,審計報告指出,雖校園親子帳號綁定率已達9成,但仍有41校親子綁定率不到8成,不利推動智慧校園E化服務。

報告指出,家長與學生在使用APP功能多數卻只使用請假、成績、缺曠查詢等功能,其餘包含「班級聯絡簿」、「回條調查表」、「健康資訊」及「報名系統」平均點擊率低於5成,顯示老師不常使用該功能做溝通管道。此外,系統中輔助老師授課「課堂工具」有4成以上學校點閱次數低於10次以下,顯示各學校教師普遍未能善用該APP功能輔助現場教學。

有校長坦言,部分老師平日上課繁忙,加上現階段主流通訊軟體普遍,多數會與家長創Line群組,有事情直接在群組溝通,才會導致部分聯繫功能使用率偏低,而授課資深老師還是習慣透過黑板寫字,加上資訊設備操作不一定熟悉,可能會拖到上課時間,建議教育局若想衝高使用率,應給予老師更多資訊上的增能。

教育局表示,「親子綁定」採鼓勵性質申請並無強制,少數學校因學籍內含實驗教育機構學生,或有部分經社福單位安置學生,綁定較低,至於部分功能家長點擊率較低,「調查回條」、「健康資訊」及「報名系統」等並非例行事務,家長、學生依實際有需求才會點閱查看。

至於老師「課堂工具」功能點閱次數低,教育局說,配合106學年度起推動「行動學習,智慧教學」,鼓勵教師使用數位工具活化教學,故建置本項服務,但近年來間已有多元教學軟體亦可提供類似服務,部分老師可能改用其他軟體,經評估該服務也將在115學年度停用,也會持續優化APP各項功能。

延伸閱讀

每周四自備一物喝飲料爽折10元 北市限量優惠只在18家店

議員指蔣萬安裝窮 北市反問是否支持中央扣補助款

台南廣達「游於藝」巡迴展開跑 化身螞蟻感受「見微知美」

北市動工填平公館地下道 永福橋下班塞車引關注

相關新聞

聽障老師楊博如用「心」傾聽突破限制 榮獲全國卓越特教人員

新北市中和區景新國小老師楊博如獲全國卓越特教人員,今天在台南市接受教育部頒獎。她分享,自己曾是特教生,現在是聽障教師,正...

南市6教師獲選教育部卓越特教人員 背後都有動人的故事

教育部今天在台南市福爾摩沙遊艇酒店舉辦卓越特殊教育人員頒獎典禮,台南有6位教師獲殊榮,市長黃偉哲也前往道賀。他說,6位特...

教育部表揚卓越特教人員 部長宣布明年2月起特教職務加給多1千元

教師節前夕,教育部今天在台南福爾摩沙遊艇酒店舉辦卓越特殊教育人員頒獎典禮,共有57人獲獎,教育部部長鄭英耀感謝全國特教老...

台師大女足案 國科會:違反研究及學術倫理 將追繳經費、降補助比率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女足隊去年遭爆不當抽血事件,國科會今天公布台師大女足隊員抽血事件處置結果,調查結果確認,台師大及研究人員...

北市推數位教學卡關?酷課APP老師教學使用率低 教育局曝原因

北市教育局110學年度推出酷課APP,提供親師生用於教學、請假等功能,審計報告指出,部分功能使用率低,且教學用「課堂工具...

中研院首創二碳植物 提升固碳率登「科學」期刊

讓植物更有效固碳是科學界難題,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團隊透過合成生物學方式創造出自然界未有的「二碳」植物,不但提升固碳率,更增...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