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荒引發教育四大困境…教團:行政業務若加量要有合理報酬

教育部陸續在各區舉辦部長與中小學教師座談會議,就設定的議題意見交流。全教總與台南市教育產業工會指國內基層教育現場正飽受行政減量名存實亡導致業務爆量、教師職業吸引力驟降引發嚴重教師荒、行政職務加給改革緩慢且不公,以及校事會議濫訴成災,要求讓學校回歸辦學品質。
南市教育產業工會指出,「行政減量口號響亮,基層教師業務反爆量,學校淪為政策提款機」, 教育部自2015年推動行政減量,但9年來基層教師普遍無感,甚至業務爆量。各級行政單位「一紙公文號令天下」的心態未改。無止盡的行政增量僅是在耗損教育能量,應明確拒絕非教學專業事務干擾教育現場,並去除疊床架屋的業務流程,讓教學能量復甦。
代理教師權益雖提升,但「教師荒」警鐘大作,師資永續發展拉警報。教團說,當前台灣面臨嚴峻的「教師荒」,不僅偏鄉,連都會區也出現代理教師難尋的現象,關鍵在代理教師比例過高及教師職業吸引力下降,政府除了補足過去正式員額外,應持續提高法定員額、穩健開缺、並調高教師待遇,走向精緻化教育,改善師生比與降低授課節數,才能確保師資永續發展。
行政職務加給改革緩慢不公,特教加給仍待實質調整。教團指行政院發布的加給表中,組長加給竟為3等級,未考量教師兼任同一行政主管職務「同工同酬」原則,對低薪級教師顯然不公,且與其他主管人員加給原則不同,邏輯錯亂。應盡速將組長加給由3等級調整為1等級。並要求政府應依法行政,調薪、年終工作獎金及加班費計支內涵應包含「主管職務、導師與特殊教育」3項職務加給。
校事會議濫訴成災,「辦學變辦案」嚴重衝擊教育品質與專業。教團表示,」校事會議」原意是處理不適任教師,但調查顯示,這項機制已完全變調;真正達到解聘標準的案件不多,過多的無理濫訴,讓學校疲於奔命、資源耗盡。更深遠的是,「校事會議」迫使教師採取消極保守的管教方式,多數教師坦言因此降低自身對教職的職業認同,甚至不會鼓勵子女從教,恐將加速優秀教師流失,對教育人力永續發展造成深遠負面影響。
台南市教育產業工會呼籲政府必須採取具體行動,將學校教育導回正軌。應建立防堵濫訴的守門機制,對於明顯屬於主觀情緒或缺乏事實基礎的匿名投訴,明定學校駁回機制,避免啟動無謂的行政調查程序。政府應增設足夠的學務與輔導人力,而非孤軍奮戰。也應借鏡國外經驗,保障教師專業自主。
台南市教育局表示,今年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中已向教育部提案,為激勵教師兼行政意願與校長的服務士氣、真實反映工作負擔與合理報酬,以及提升校長到大校服務的意願,建請中央積極調整兼行政教師與校長的職務加給,並核給校長支領「總導師」加給的標準。
▪葉丙成回台大授課管制升級!駐警隊守門口 學生進教室需「雙重認證」
▪繁星遭撤錄取!台中女學霸被證實考回台大醫 美照曝光2萬人朝聖
▪ 處理強酸廢液冒白煙!中興大學又爆實驗室意外 緊急疏散上百人
▪「最佳辯士」高中生遭5校取消資格 他曝原要重考 35天後考上成大醫
▪彰化高中冷氣電費「1分鐘1元」惹議 校方認疏失急調整並補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