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訂購外食」缺明確規範 學團籲:建議應提升至法規等級

中山女高等校近日發生訂購外食爭議,學生團體EdYouth與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等團體今召開記者會,指國教署曾公布「高級中等學校校園開放外食訂購各面向建議」,但缺乏明確規範和保障,導致各校規定差異極大。對此,學生團體呼籲,外食議題應有更明確的學生參與機制,外食開放建議則應提升至法規等級,並建立安心店家名單或鼓勵學校參考食藥署優良餐飲名單。
學生團體今高喊「外食需求日益增,學生參與要先行。」EdYouth理事長蔡其曄表示,近期中山女高學生帶著便當、泡麵到校長室外討論外食限制,在於歷來缺乏明確保障制度,導致各校訂立機制落差很大,呼籲各級學校外食規範應回歸兒少表意。
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楊姿潁說,國教署雖曾提出外食建議但缺乏明確規範,學生即便主動爭取,也常因為權責不清、程序不明難被聽見,但近期如中山女高學生在校長室外用餐爭取權益,桃園復旦高中、內湖高工也有類似爭議,都代表非偶發事件,可見校園外食政策不應簡化為開放或禁止兩個選項,應透過民主程序邀請學生討論,並搭配相應的食安措施。
EdYouth常務理事長洪振翔則說,許多學校未開放外食時,學生只能仰賴合作社餐點排隊買午餐,時常大排長龍或面臨買不到午餐的狀況,可見學生選擇外食不僅是口味,而是有實際用餐需求。
洪振翔建議,教育部應修訂「午餐供應委員會」規定,增加學生、家長代表比例至2分之1,並將現有的「校園開放外食建議」提升至法規等級,以確保制度落實。
大恆國際法律事務所律師何蔚慈則指出,學校擔心開放定外食會引發食安風險進而被家長追究,但擔憂仍屬多餘,在於若要學校負責前提是必須有過失,「僅開放定外食,看不出學校有何過失。」如同民眾在火車上吃自行攜帶的便當,若身體不適,也是回頭追究便當店而非台鐵。
何蔚慈以建國中學為例,至今已開放學生中午外出用餐逾10年,運行均得當,學校與其擔心風險,不如和學生一起思考配套。
民進黨籍立委張雅琳也到場支持。她表示,部分學校開始討論外食訂購,但擔心會造成垃圾、食安等問題,教育部應與各縣市政府、家長、學生代表溝通,將建議內容升格為有指引、具體標準的規範;校內則應讓學生充分表達意見、平等溝通。
▪葉丙成回台大授課管制升級!駐警隊守門口 學生進教室需「雙重認證」
▪繁星遭撤錄取!台中女學霸被證實考回台大醫 美照曝光2萬人朝聖
▪ 處理強酸廢液冒白煙!中興大學又爆實驗室意外 緊急疏散上百人
▪「最佳辯士」高中生遭5校取消資格 他曝原要重考 35天後考上成大醫
▪彰化高中冷氣電費「1分鐘1元」惹議 校方認疏失急調整並補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