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非事前審查!陸委會:公務人員赴港澳需提前通報 明年起違者懲處

「我不強迫但會說服你」21歲女網紅險遭騙拍A片 超噁對話曝光

大雨狂炸13縣市!氣象署發布大雨特報 「一路下到晚上」

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將續辦 醫師公會籲終止…政策急轉彎動搖公信力

衛生福利部先前欲終止「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制度計畫」不過近日政策急轉彎,且教育部也收到衛福部函文告知。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今發聲明回應,衛福部2個月前公開計畫於本年度屆期後終止並不續辦,短時間內卻又宣稱將續推計畫,如此前後矛盾,形同自我否定,動搖政府政策的公信力。圖/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提供
衛生福利部先前欲終止「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制度計畫」不過近日政策急轉彎,且教育部也收到衛福部函文告知。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今發聲明回應,衛福部2個月前公開計畫於本年度屆期後終止並不續辦,短時間內卻又宣稱將續推計畫,如此前後矛盾,形同自我否定,動搖政府政策的公信力。圖/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提供

衛生福利部先前欲終止「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制度計畫」其中清大、中興、中山等三校學士後醫學系恐將熄燈號,不過近日政策急轉彎,且教育部也收到衛福部函文告知。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今發聲明回應,衛福部2個月前公開計畫於本年度屆期後終止並不續辦,短時間內卻又宣稱將續推計畫,如此前後矛盾,形同自我否定,動搖政府政策的公信力。

全聯會表示,衛福部於2個月前尚公開表示,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計畫將於本年度屆期後終止,並強調相關名額不再續辦。但短時間內卻又宣稱將續推計畫,甚至編列預算以延長招生。如此前後矛盾,形同自我否定,不僅動搖政府政策的公信力,更使社會大眾與醫界無所適從。

全聯會說,我國已建立TMAC醫學教育評鑑制度,原應作為招生名額調整的重要依據。然而多年來各校醫學生員額幾近固定,辦學品質與招生數量毫無連動,顯示主管機關對既有制度形同虛置。此種背離專業評鑑的作法,將使醫學教育品質流於口號,而喪失制度應有的正當性。

全聯會表示,當初三校獲准設立學士後醫學系,即配合公費醫師制度計畫型名額,並已明確告知其為階段性措施,計畫結束即不再保留。主管機關多年來未能妥善規畫因應,反而以延長計畫或轉為自費招生規避問題,已嚴重背離政策初衷,造成制度性混亂。

全聯會建議,第一醫學生員額規畫應回歸國家長遠醫療人力需求與專業評估,不得因短期政策權宜而反覆更動;第二應依照先前行政院長卓榮泰與教育部、衛福部會議共識,依循全國醫學院校院校長會議結論,確實終止清華、中山、中興三校招生,或至少依TMAC評鑑結果,於總額內調整各校招生名額。

第三,重啟已被實證證明難以發揮效用的公費醫師制度,不僅無助於解決偏鄉及重點科別醫師不足,反將延續錯誤政策路徑,徒增醫界與社會之疑慮。

全聯會呼籲,醫學生員額事涉全民健康權益與醫學教育品質,絕非行政籌碼。政府應正視制度一致性與政策嚴肅性,以專業實證為依歸,終止政策反覆與不當延宕,共同守護我國醫療品質。

名額 醫師 醫學院

延伸閱讀

衛福部續推「公費醫師計畫」 基層氣炸:石崇良一上任就打臉行政院?

迴響/遭醫界反彈…重點科別公費醫師計畫要續辦 清大等3校招生各獲30個名額

為何脫下中山裝?金正恩西裝筆挺出席九三閱兵 為強調「正常國家」領袖形象

嘉義人有福氣!健康台灣深耕計畫11醫院、醫師公會獲補助7億元

相關新聞

衛福部續推「公費醫師計畫」 基層氣炸:石崇良一上任就打臉行政院?

行政院6月底拍板醫學生員額不得超過1300人,媒體報導,衛福部長石崇良9月1日一上任後,決定將續辦「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

校園空品建置4層防護網 22處工業區列重點關注對象

目前高中職以下學校未有室內空氣品質管制的規範,也未公告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為管制監測場所,許多人擔憂兒少族群會因惡劣的空氣品...

影/環境部為兒少健康把關 推動兒少校園空品防護網

為具體落實《空氣品質政策白皮書》精進學校周圍空污管理核心議題,環境部今天偕同教育部、經濟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以及關切...

特別預算200億挹注高等教育 教團憂心恐非持續性政策

行政院今召開院會,教育部於「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下,編列「強化高教人才培育」項目獲配特別預算...

基隆教育網路服務網域群組 寄信功能遭學生濫發騷擾訊息

基隆市一名學生的帳號今天上午利用全市教育網路服務網域的群組寄信功能,廣發非屬公務信件問候「大家好」等訊息,讓群內成員覺得...

韌性預算支持大專校務經營 116學年前不漲學費

行政院今天通過韌性特別預算案,教育部200億元經費中,有65億元用於協助公私立大學校務經營,受補助學校114到116學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