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大雨狂炸13縣市!氣象署發布大雨特報 「一路下到晚上」

日本iPhone 17全面eSIM!手機可買回台灣用嗎?1版本OK注意保固問題

西拉雅青年加持超有感!「發掘西拉雅」跨界創意作品南科考古館亮相

「Pakivalayen ta Siraya 發掘西拉雅」徵件計畫以「蕭壠舊社」考古文化層出土的遺物及西拉雅族文化元素為主題,邀請西拉雅族人與大眾參與創作,轉譯為更貼近民眾的作品,去年9月啟動收件,由35件提案中選出11組作品,今起在南科考古館亮相展出成果。圖/南市文化局提供
「Pakivalayen ta Siraya 發掘西拉雅」徵件計畫以「蕭壠舊社」考古文化層出土的遺物及西拉雅族文化元素為主題,邀請西拉雅族人與大眾參與創作,轉譯為更貼近民眾的作品,去年9月啟動收件,由35件提案中選出11組作品,今起在南科考古館亮相展出成果。圖/南市文化局提供

由台南市文資處主辦「Pakivalayen ta Siraya 發掘西拉雅」徵件計畫,今起至21日在南科考古館2樓梯廳舉行成果展覽,此次共有11組團隊入選,其中有4位為西拉雅青年投入創作的作品,相當難得,文資處也歡迎有興趣的民眾一起見證考古與文化創意的跨界展現。

文資處表示,「Pakivalayen ta Siraya 發掘西拉雅」徵件計畫以「蕭壠舊社」考古文化層出土的遺物及西拉雅族文化元素為主題,邀請西拉雅族人與大眾參與創作,轉譯為更貼近民眾的作品,去年9月啟動收件,共收到35件提案,最終選出11件優秀作品。

文化局長黃雅玲說,此次成果中難得的是,有4位西拉雅青年投入創作,將族人的觀點與生活智慧帶入作品,例如桌遊融入語言教學、識別系統展現部落精神等,都讓文化不再只是展示,而是成為真實的生活經驗,這也代表文化傳承的新力量。

文資處提到,11件作品類型相當多元,涵蓋桌遊、教案、服裝設計、手帳、月曆等,像是《飛越西拉雅布袋戲》將族群故事搬上戲偶舞台、《犬狩季》繪本描繪人犬情感連結、《山海之繡,歲時之歌》將歲時祭儀與自然元素融入日常,呈現西拉雅文化融入當代生活的可能性。

文資處進一步表示,為提升互動性,主辦單位規畫3場桌遊體驗活動包含13日《Alid》再現夜祭氛圍、14日《成為西拉雅族的一天》帶領學童體驗生活智慧及20日《Peisasouan》以遊戲學習族語與文化,讓觀眾不僅能「看展」,更能親身參與文化轉譯。

台南市文資處主辦「Pakivalayen ta Siraya 發掘西拉雅」徵件計畫,今起至21日在南科考古館2樓梯廳舉行成果展覽,此次共有11組團隊作品入選。圖/南市文化局提供
台南市文資處主辦「Pakivalayen ta Siraya 發掘西拉雅」徵件計畫,今起至21日在南科考古館2樓梯廳舉行成果展覽,此次共有11組團隊作品入選。圖/南市文化局提供

桌遊 考古 青年 文化局 西拉雅族

延伸閱讀

9/9台灣狗狗節 西拉雅風管處邀飼主與毛孩搭車共遊

發掘西拉雅11件入選作品 9/9起南科考古館展出

港馬百萬網紅跨國行銷加持 西拉雅觀光圈進軍國際旅遊市場

農曆7月不只有禁忌...南市博七娘媽信仰彩紙 展現家庭溫情

相關新聞

衛福部續推「公費醫師計畫」 基層氣炸:石崇良一上任就打臉行政院?

行政院6月底拍板醫學生員額不得超過1300人,媒體報導,衛福部長石崇良9月1日一上任後,決定將續辦「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

校園空品建置4層防護網 22處工業區列重點關注對象

目前高中職以下學校未有室內空氣品質管制的規範,也未公告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為管制監測場所,許多人擔憂兒少族群會因惡劣的空氣品...

影/環境部為兒少健康把關 推動兒少校園空品防護網

為具體落實《空氣品質政策白皮書》精進學校周圍空污管理核心議題,環境部今天偕同教育部、經濟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以及關切...

特別預算200億挹注高等教育 教團憂心恐非持續性政策

行政院今召開院會,教育部於「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下,編列「強化高教人才培育」項目獲配特別預算...

基隆教育網路服務網域群組 寄信功能遭學生濫發騷擾訊息

基隆市一名學生的帳號今天上午利用全市教育網路服務網域的群組寄信功能,廣發非屬公務信件問候「大家好」等訊息,讓群內成員覺得...

韌性預算支持大專校務經營 116學年前不漲學費

行政院今天通過韌性特別預算案,教育部200億元經費中,有65億元用於協助公私立大學校務經營,受補助學校114到116學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